我们认识的数教学反思(3)
时间: 06-27
作者:申宇
栏目:反思
教学环节中有猜一猜的游戏,先数一把蚕豆,接着猜一把花生后数猜的那把花生,小组合作学习,为什么抓一把花生的粒数都要比抓一把蚕豆的粒数多?这里就充分发挥了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比较讨论等一系列的自主探究活动,在亲身的体验中获取知识,从而使学生逐步增强估算的意识,掌握估算的方法,提高估算的能力;还有充分发挥教师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的作用,给学生提供自我评价的机会,让学生充分地肯定自己,在自我评价中增强自信;通过激励的措施,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精神,让学生学会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在这一环节教学中,给学生提出的要求不够明确,活动的秩序不够圆满,作为组织者的我,应加强这方面的学习和探究,提高自身的组织能力.
走出教室,自己去发现生活的数学,感受数学就在生活中,是为了提高学生在生活中自觉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使学生真正学到生活中的数学,有价值的数学.另外,这项活动还可以消除学生的疲劳,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算是课堂教学的一个小高潮.只是时间的安排上不是很充足,这是不足的地方,需改正.
最后,青蛙王子又来了,告诉学生数学知识无处不在,也告诉了学生,要更泛地参加数学活动,只有付出努力,才能有所收获.
反思四:我们认识的数教学反思
这是一节综合实践活动课,以前的教学中,都没认真上,虽然学生也会,但没有系统的思考,没有联系生活实际去思考,所以,这节课我认真准备了一下。
课前,我让学生做了充足的准备。1.联系生活实际用100以内的数书说一句话。可以看书查电脑,可以根据自己周围的实际情况。2.抓一把蚕豆数一数,准备些花生黄豆。
1、说一说——学会用100以内的数来交流。
学生课前做了充足的准备,汇报起来也特别的踊跃,涉及了生活的多方面情况。如:我们班有22张桌子。我爷爷今年66岁了。我的故事书有94页。奶奶过年给了我100元压岁钱…….在让学生在小组里交流,比一比谁说的最多,谁听的最认真。通过用学过的数来表述与交流生活的方方面面,让学生初步体会到数在生活中广泛应用。
2、猜一猜——学会估计物体的个数。
在这一教学中我先让学生汇报一下自己回家抓蚕豆的结果。思考一:同样抓蚕豆,怎么有人抓的多,有人抓的少呢?
根据抓蚕豆的结果,猜一猜如果抓花生可以抓多少?可能有多少个?学生在猜的过程中,有的孩子是随便猜,没有思考,有的孩子已经知道联系蚕豆的个数来猜,多数知道抓一把花生比抓一把蚕豆的个数多。再让学生亲自抓一抓,数一数验证自己猜的结果,最后让学生用多一些(少一些)这样词语来正确描述。思考二:为什么抓一把花生比抓一把蚕豆的个数多?
直接让学生猜一猜,抓一把黄豆比花生多还是少?为什么?可能有多少个?再让学生亲自抓一抓,数一数验证自己猜的结果,最后让学生用多一些(少一些)这样词语来正确描述。思考三:如果抓一把大米比抓一把黄豆的个数多还是少?
通过三次的猜想,验证,思考,帮助学生掌握一些估计的方法,学会联系生活实际,体会数在生活的应用。
3、数一数——走进现实。
我们的校园比较大,我让学生数了一下楼梯的阶数,门口方砖的块数等等,进一步体会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每一节课,如果认真精心准备,孩子还是有收获的。自己也有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