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分数教学反思(3)

时间: 06-21 作者:邵俊铭 栏目:反思

三、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

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学习往往是他们自己生活经验中对数学现象的一种“解读”.在教学中,如果能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利用他们喜闻乐见的素材唤起其原有的经验,那么学起来必然亲切、有趣、易懂了。学生的好胜心理强,教师在学生认识了1/4.纸上折了1/4、1/2和其它分数后。当问谁折的分数大的时候学生就更愿意比了。起初,学生用哪块大哪块小对分数进行比较,这一知识停留在比较表面、比较肤浅的水平上。通过看课件演示和折的纸进行比较,使学生主动地构建自己的知识,而不是被动地去接受知识。

整节课,学生是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下,在动手、动脑、动口的过程中,真正体会了分数的含义。

但是,反思整个教学活动的过程,这节课还有很多的不足之处:

时间把握不够,在课堂中学生的掌控能力还有待提高,有一些细节处理得不够妥当。作为一个教师,我还要不断研究教材,研究学生,更要研究学习过程,找到教学中有效的切入点,加强课堂的驾驭能力。


反思四:认识分数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的是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认识分数》的第一课时——认识几分之一,学生在上学期已经学习了把一个物体(图形)平均分用分数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 份。但与上学期相比,本课时学得要难得多,因为把一个图形平均分的份数与要表示的分数都清晰可见,而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每份里有的一个物体,有时几个物 体,会干扰学生的思维,不能很好地掌握用分数表示的方法。这也就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为了能够突破这样的难点,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教学:

一、复习铺垫

课一开始,我就从分饼(一个圆形纸片)开始,复习分数1/4的意义),通过旧知的复习,帮助学生回忆分数的意义,唤起学生对分数的认识——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p#副标题#e#每份是它的几分之一,特别是分母分子表示什么含义,为本节课的教学做了有效的铺垫。

二、充实例题

书 上的例题教学包括两个层次:一是 “4个桃平均分给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二是“4个桃平均分给2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学生能正确回答第一问, 但回答第二问时往往会认为是2/4,究其原因是学生在用分数表示时不是用几份中的几份来想而是用几个中的几个来想。

因此,在教学时,我没 有立刻出示这个例题,而是继续开始时的圆片(饼),如果有三张这样的饼,将它平均分给四个人,该怎么分呢?让学生清楚地体会可以把几个物体看作一个整体。 只有理解了这一点,才能进一步认识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借助这一特例,还能帮助学生初步理解这里的几分之一表示 的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而不再表示饼的个数。接着再出示书中的猴子分桃的例题,再次理解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的意义,重点让学生说一说这里的几分之一的意 义。最后通过对比引导学生透彻把握一个整体的1/4的本质含义,帮助学生理清本课知识点与已有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三、习题巩固

在习题的设计上,先通过具体情景想分数、说明分数表示的含义,然后逐步抽象到看立体图形想分数,接着结合分数,用涂色部分表示,习题通过各种不同的形式,帮助学生巩固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

在结合分数涂色的练习环节中,我组织学生先读分数,说明分数表示的含义,再根据分数涂,重点强调“要平均分成几份,从哪里看出来的?” 帮助感悟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的本质含义。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