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心得体会(7)
时间: 04-25
作者:柯晟
栏目:心得体会
4.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这是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必然要求,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新闻宣传工作的主要着力点,是新闻宣传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的重要实现途径,是新闻宣传必须长期坚持的工作原则。
贴近实际,要求我们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而不能从本本和概念出发;要求我们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适应群众的接受能力,不能超越阶段,用脱离实际的说教强加于人;要求我们贴近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贴近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不能远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主战场,搞“两张皮”;要求我们报实情、说实话、鼓实劲、求实效,不能只求表面上的轰轰烈烈,搞形式主义。
贴近生活,要求我们深入到火热的现实生活中去,以生活为源泉,忠实地反映和表现生活,不能本末倒置,用抽象的概念裁剪生活,用主观的想象代替生活,闭门造车;要求我们善于抓住社会生活的本质和主流,从现实生活中挖掘生动事实、汲取新鲜营养,更好地融入生活、服务生活、引导生活,不能停留在生活的表象,空洞说教;要求我们必须跟上生活前进的新节奏,传递生活变化的新信息,满足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新需求。
贴近群众,要求我们深深扎根于群众之中,牢固树立群众观点,深刻认识群众利益无小事的道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绝不能对群众疾苦漠不关心;要求我们重视群众的实践主体地位,鼓励和引导群众广泛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不能把群众当成被动接受的对象;要求我们重视群众的切身利益,努力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体现群众意愿,满足群众需求,为群众提供想看爱看、健康向上的新闻信息;要求我们多联系群众身边的事例,多反映群众的切身感受,多运用群众熟悉的语言,多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搞好宣传报道。
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坚持正确导向与贯彻“三贴近”
原则的关系。正确的舆论导向,不仅应该体现在正确的政治方向、宣传内容上,而且必须体现在宣传报道的实际效果上,就是说导向既要正确,又要有效。离开正确导向去讲“三贴近”,就会丧失舆论引导的正确方向和主动权,引导就会变成迎合,贴近就失去意义;离开“三贴近”去讲导向,就可能重犯过去“客里空”、“假大空”的毛病,宣传的东西群众不接受,正确导向就是一句空话。因此,坚持正确导向与贯彻“三贴近”原则,有着内在的紧密联系,本质上是完全统一的,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要反对把正确导向与“三贴近”割裂开来甚至对立起来的错误观点。
5.把体现党的意志与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这是坚持新闻党性原则的题中应有之义,是加强和改进新闻宣传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针。
从总体上说,党的主张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长远利益、整体利益,党的意志与人民的意愿是一致的,对此不能有丝毫的怀疑和动摇。我们强调反映人民的心声,一是因为党的方针政策在贯彻执行过程中,会遇到某些地方、部门和工作环节上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以及消极腐败现象的干扰和扭曲,使群众利益受到损害;二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在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的同时,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发展水平、收入水平还有很大差距,社会上还有一些生产生活困难的群众,需要我们特别加以关心;三是在体制转换、社会变革时期,各种利益关系处在不断调整的过程中,社会上存在大量人民内部矛盾,要求我们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念,悉心倾听群众呼声,妥善处理各种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精心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维护社会稳定;四是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实践是认识的源泉,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党的方针政策来自于群众实践,也需要在群众实践中得到检验,这是一个不断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总结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不断深化体制改革、不断调整和完善党的方针政策和各项法律制度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地从个别到一般、再从一般到个别、循环往复的过程。所有这些,都要求我们高度重视反映人民群众的心声。
贴近实际,要求我们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而不能从本本和概念出发;要求我们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适应群众的接受能力,不能超越阶段,用脱离实际的说教强加于人;要求我们贴近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贴近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不能远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主战场,搞“两张皮”;要求我们报实情、说实话、鼓实劲、求实效,不能只求表面上的轰轰烈烈,搞形式主义。
贴近生活,要求我们深入到火热的现实生活中去,以生活为源泉,忠实地反映和表现生活,不能本末倒置,用抽象的概念裁剪生活,用主观的想象代替生活,闭门造车;要求我们善于抓住社会生活的本质和主流,从现实生活中挖掘生动事实、汲取新鲜营养,更好地融入生活、服务生活、引导生活,不能停留在生活的表象,空洞说教;要求我们必须跟上生活前进的新节奏,传递生活变化的新信息,满足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新需求。
贴近群众,要求我们深深扎根于群众之中,牢固树立群众观点,深刻认识群众利益无小事的道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绝不能对群众疾苦漠不关心;要求我们重视群众的实践主体地位,鼓励和引导群众广泛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不能把群众当成被动接受的对象;要求我们重视群众的切身利益,努力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体现群众意愿,满足群众需求,为群众提供想看爱看、健康向上的新闻信息;要求我们多联系群众身边的事例,多反映群众的切身感受,多运用群众熟悉的语言,多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搞好宣传报道。
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坚持正确导向与贯彻“三贴近”
原则的关系。正确的舆论导向,不仅应该体现在正确的政治方向、宣传内容上,而且必须体现在宣传报道的实际效果上,就是说导向既要正确,又要有效。离开正确导向去讲“三贴近”,就会丧失舆论引导的正确方向和主动权,引导就会变成迎合,贴近就失去意义;离开“三贴近”去讲导向,就可能重犯过去“客里空”、“假大空”的毛病,宣传的东西群众不接受,正确导向就是一句空话。因此,坚持正确导向与贯彻“三贴近”原则,有着内在的紧密联系,本质上是完全统一的,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要反对把正确导向与“三贴近”割裂开来甚至对立起来的错误观点。
5.把体现党的意志与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这是坚持新闻党性原则的题中应有之义,是加强和改进新闻宣传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针。
从总体上说,党的主张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长远利益、整体利益,党的意志与人民的意愿是一致的,对此不能有丝毫的怀疑和动摇。我们强调反映人民的心声,一是因为党的方针政策在贯彻执行过程中,会遇到某些地方、部门和工作环节上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以及消极腐败现象的干扰和扭曲,使群众利益受到损害;二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在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的同时,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发展水平、收入水平还有很大差距,社会上还有一些生产生活困难的群众,需要我们特别加以关心;三是在体制转换、社会变革时期,各种利益关系处在不断调整的过程中,社会上存在大量人民内部矛盾,要求我们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念,悉心倾听群众呼声,妥善处理各种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精心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维护社会稳定;四是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实践是认识的源泉,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党的方针政策来自于群众实践,也需要在群众实践中得到检验,这是一个不断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总结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不断深化体制改革、不断调整和完善党的方针政策和各项法律制度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地从个别到一般、再从一般到个别、循环往复的过程。所有这些,都要求我们高度重视反映人民群众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