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考察心得体会(6)
时间: 04-25
作者:严怡
栏目:心得体会
在我们提倡跳出畜牧看畜牧,求新、求变、求发展的指导思想下,将文化参观旅游和养殖业相结合,不失为一种养殖发展新模式。通过文化参观旅游,不但能使专业人员对生猪起源及养殖有进一步了解,还可以使其他的非专业人员,通过资料和参观的方式提高兴趣,并有直观的认识。在养殖业创收的同时,参观旅游上也可以带来可观的效益,不失为一种创新。
二、全国文明村—江苏省常熟支塘镇蒋巷村
考察第二站,我们来到了江苏省常熟支塘镇蒋巷村。蒋巷村位于常熟、太仓、昆山三市的交界处,曾经条件艰苦、环境恶劣,但就是这么一个并无明显优势的小村,如今发展成了“全国文明村”、“江苏省卫生村”、“江苏省生态百佳村”、“江苏省经济示范村”。通过考察,我们了解到蒋巷村的发展靠的是科学的规划和坚持不懈的奋斗。如今该村形成了集工业园区、村民蔬菜园、新家园、生态园和千亩无公害粮油生产基地于一体的生态农业村。该村的发展可以用13个字来形容,那就是“农业起家、工业发家、旅游业旺家 ”。
该村对我县发展现代农业有几点启示。第一,要突出规划先导。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要先行。村镇规划要站在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高度,实行城乡统一规划,因地制宜;第二,要发展产业支撑。发展产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强力支撑,只有产业发展了,农民富裕了,新农村建设才能得以持续地进行下去,才能从根本上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改变农村落后的面貌;第三,要多元化发展。根据当地特色,在确定重点发展项目的同时,要进行其他项目的多元化发展,不但能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还能给农户创造更多的收入。
三、天下第一村—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华士镇华西村
早在2001年7月,华西村就被国务院、中宣部、中组部在建党80周年“肩负人民希望”大型图片展中,称为“天下第一村”。华西村的发展,先后实现了四大步跨越:即70年代造田,建设农业样板村;80年代造厂,推进农村工业化;90年代造城,推进农村城镇化;21世纪腾飞,实现农村现代化。
半天的考察,我们首先参观了华西村的生态种植园;随后又了解了他们是怎样合并周围20多个村庄,做大、做强他们的产业;最后,听取了吴仁宝老书记给我们作的报告,观看了他们自编的文艺节目。我们发现,这是一个始终走在前面的村庄,可以说是中国农村的致富榜样。他们利用符合他们当地自然条件,打造与其他地方有明显不同的生产项目,把他们区域内独特的农业资源开发特有的模式转化为他们的特色商品和具有他们特殊的现代农业,这也正是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的。我们可以结合成都市打造“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战略目标,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创意农业,打造出自身的品牌价值,以更高的定位、更高的目标、更高的水平,推进城乡统筹建设和产业发展,推进我县新一轮追赶型跨越式发展。
通过这次的学习和外出考察,我认识到作为一名畜牧工作者,要在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在思想认识和专业水平上要不断的学习,制定有效的措施,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好务,为新农村建设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篇四:学习考察心得体会
从6月17日至7月3日我有幸参加了海南省商务财政系统领导干部综合素质提升培训班学习,通过了12个课程的紧张学习、聆听了12位专家、学者和教授的高 智慧、深层次、生动活泼、深入浅出的精彩讲课,受益匪浅。主要学习《中国宏观经济和珠三角区或经济发展》、《现代商务礼仪》、《执行力和领导力》、《现代 服务业发展趋势和发展途径》、《产业融合与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政府管理》、《管理中的心里学智慧》、《第三产业的发展与商机》、《项目管理与物流 管理》、《财政理论与公共预算》和《公共关系与危机管理》等内容,其间还利用2天晚上的时间进行讨论,讨论的主要内容有《如何做好商务财政领导干部》、 《商务工作如何为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服务》,在紧张学习、充分讨论的基础上,研修班还利用5天时间进行实地考察,主要考察南沙经济开发区、顺德区乐从镇、 广东科学中心、岭南文化印象园、黄埔军校、深圳华侨创意园等,内容涉及物流产业、创意产业、现代服务业、电子商务、旅游文化、科学技术、历史文化等多行多 业,亲眼目睹了广东经济的高速发展,给我们启示很大。通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紧张学习、结合自身工作实际的充分讨论以及有针对性、前瞻性的实地考察,我 深深的体会到广东经济的发展所具有的特点:开放包容、改革创新、物流人流资金聚集、经济高速发展,不愧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引领中国经济不断向前发 展。
二、全国文明村—江苏省常熟支塘镇蒋巷村
考察第二站,我们来到了江苏省常熟支塘镇蒋巷村。蒋巷村位于常熟、太仓、昆山三市的交界处,曾经条件艰苦、环境恶劣,但就是这么一个并无明显优势的小村,如今发展成了“全国文明村”、“江苏省卫生村”、“江苏省生态百佳村”、“江苏省经济示范村”。通过考察,我们了解到蒋巷村的发展靠的是科学的规划和坚持不懈的奋斗。如今该村形成了集工业园区、村民蔬菜园、新家园、生态园和千亩无公害粮油生产基地于一体的生态农业村。该村的发展可以用13个字来形容,那就是“农业起家、工业发家、旅游业旺家 ”。
该村对我县发展现代农业有几点启示。第一,要突出规划先导。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要先行。村镇规划要站在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高度,实行城乡统一规划,因地制宜;第二,要发展产业支撑。发展产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强力支撑,只有产业发展了,农民富裕了,新农村建设才能得以持续地进行下去,才能从根本上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改变农村落后的面貌;第三,要多元化发展。根据当地特色,在确定重点发展项目的同时,要进行其他项目的多元化发展,不但能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还能给农户创造更多的收入。
三、天下第一村—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华士镇华西村
早在2001年7月,华西村就被国务院、中宣部、中组部在建党80周年“肩负人民希望”大型图片展中,称为“天下第一村”。华西村的发展,先后实现了四大步跨越:即70年代造田,建设农业样板村;80年代造厂,推进农村工业化;90年代造城,推进农村城镇化;21世纪腾飞,实现农村现代化。
半天的考察,我们首先参观了华西村的生态种植园;随后又了解了他们是怎样合并周围20多个村庄,做大、做强他们的产业;最后,听取了吴仁宝老书记给我们作的报告,观看了他们自编的文艺节目。我们发现,这是一个始终走在前面的村庄,可以说是中国农村的致富榜样。他们利用符合他们当地自然条件,打造与其他地方有明显不同的生产项目,把他们区域内独特的农业资源开发特有的模式转化为他们的特色商品和具有他们特殊的现代农业,这也正是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的。我们可以结合成都市打造“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战略目标,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创意农业,打造出自身的品牌价值,以更高的定位、更高的目标、更高的水平,推进城乡统筹建设和产业发展,推进我县新一轮追赶型跨越式发展。
通过这次的学习和外出考察,我认识到作为一名畜牧工作者,要在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在思想认识和专业水平上要不断的学习,制定有效的措施,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好务,为新农村建设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篇四:学习考察心得体会
从6月17日至7月3日我有幸参加了海南省商务财政系统领导干部综合素质提升培训班学习,通过了12个课程的紧张学习、聆听了12位专家、学者和教授的高 智慧、深层次、生动活泼、深入浅出的精彩讲课,受益匪浅。主要学习《中国宏观经济和珠三角区或经济发展》、《现代商务礼仪》、《执行力和领导力》、《现代 服务业发展趋势和发展途径》、《产业融合与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政府管理》、《管理中的心里学智慧》、《第三产业的发展与商机》、《项目管理与物流 管理》、《财政理论与公共预算》和《公共关系与危机管理》等内容,其间还利用2天晚上的时间进行讨论,讨论的主要内容有《如何做好商务财政领导干部》、 《商务工作如何为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服务》,在紧张学习、充分讨论的基础上,研修班还利用5天时间进行实地考察,主要考察南沙经济开发区、顺德区乐从镇、 广东科学中心、岭南文化印象园、黄埔军校、深圳华侨创意园等,内容涉及物流产业、创意产业、现代服务业、电子商务、旅游文化、科学技术、历史文化等多行多 业,亲眼目睹了广东经济的高速发展,给我们启示很大。通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紧张学习、结合自身工作实际的充分讨论以及有针对性、前瞻性的实地考察,我 深深的体会到广东经济的发展所具有的特点:开放包容、改革创新、物流人流资金聚集、经济高速发展,不愧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引领中国经济不断向前发 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