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经验材料(3)

时间: 04-16 作者:郝洋洋 栏目:事迹材料

学习型党组织创建活动的开展,使我县教育系统各级党组织的学习力、创新力、执行力、公信力、凝聚力等均有了新的提升,但客观地看,还有许多工作需要强化和改进。今后,我们将着力抓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氛围。借助《正宁教育》、电教信息网站等宣传平台,通过开辟专题专栏等形式,加大教育系统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的宣传力度,努力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同时积极指导各级各类学校和局属二级单位,结合工作实际,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喜闻乐见的学习活动,开辟宣传栏、局域网等活动栏目,交流读书体会,展示学习成果,引导教职员工树立重视学习、崇尚学习、坚持学习的良好风尚。二是要积极培育典型,抓好示范引导。要在前一阶段工作的基础上,及时总结、挖掘、培育、宣传全系统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不断扩大其影响力和带动力,以点带面推动各项工作,在发挥好典型引领和带动作用的过程中,不断推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的开展。三要强化督导考核,确保工作实效。要在落实奖惩的基础上,完善教育系统学习型党组织量化考核办法,科学设置学习型党组织考核指标,对各学校、局属各单位党组织建设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定期检查督导考核,并把考核结果纳入年度综合考核,确保学习教育的经常性和实效性。


篇二: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经验材料

近年来,镇江路街道在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过程中,紧紧围绕“品牌引领、创新载体、务求实效”的工作目标,打造了“蒲公英移动学堂”学习品牌,有力的增强了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先后获得省级文明单位、省先进基层党校等荣誉称号,实现了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与街道各项工作双促进、双提升。

一、立足实际,因势利导,铸造品牌解难题

镇江路街道党工委下设6个社区党委(总支),93个基层党支部,共有党员2057人。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街道基层党员队伍出现构成多样化、思想多元化、从业结构差异化等情况,由于党员年龄跨度大,职业成分复杂,部分党员因忙于生计或行动不便等原因,无法按时参加基层党组织统一组织开展的各类学习活动。面对这些新情况、新问题,以往基层党组织传统的教育手段难以满足现实条件下广大党员的学习需求,需要积极探索,创新学习载体,拓展学习途径,调动不同党员群体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为此,镇江路街道创建了“蒲公英移动学堂”学习品牌以及其下的“蒲公英讲坛”、“蒲公英报”、“移动学堂读书包”、“蒲公英电子党校”、“导师制”等多个学习子品牌,明确了“加强党建,铸造品牌;立足基层,服务党员;送学上门,送书到户;丰富载体,增强实效;因人施教,全面覆盖;长效机制,坚持不懈”的品牌宗旨,达到学用结合、以用促学、学以致用的学习效果。打造“蒲公英移动学堂”的经验做法在市《宣传信息专报》上进行刊发,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青岛日报》、《青岛新闻》等主要媒体也对此进行专题报道,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创新载体,全面覆盖,分类管理求实效

一是开设“蒲公英电子党校”,加强网络学习服务平台建设。针对年轻党员流动性较强,不能按时参加党组织开展的学习活动这一实际,街道党工委为年轻党员量身定做了“蒲公英电子党校”,利用互联网络和移动飞信,建立专题党建学习邮箱、网络学习博客和移动飞信学习平台,定期向年轻党员群发邮件和短信,让党组织的最新动态第一时间被每位党员所了解。积极探索“网上党支部生活”,建立“蒲公英e家”qq群,除日常学习外,先后组织了“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解读”、“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学习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等多次专题学习,真正实现了年轻党员信息互动、交流互通、知识共享。二是设立“蒲公英讲坛”,为党员干部增智提能。充分发挥基层党教阵地作用,采取“请进来”的方式,聘请中科院院士郑守仪、原北航老首长姜凯、周恩来亲属周保章等20余名社会知名人士为讲师,开展党建理论、人文科学、业务培训、民生创业等方面的知识讲座。同时,采用“沉下去”的方式,在街道、社区及企业中设立了基层讲坛,开展巡回宣讲和自主选学活动,开拓了党员干部的视野,有效提升了基层党员的综合素质和干事创业能力。三是创办“蒲公英报”,强化理论宣传阵地建设。《蒲公英报》从创办至今已编发12期,采取图文并茂的方式,设立“党员风采”、“蒲公英党员故事”、“科室动态”等多个版块,紧扣街道民生服务、社区建设、城市管理等各项工作,成为基层党员了解街道社区工作的有效载体。同时,《蒲公英报》设置了纸质版、电子版和宣传栏版三个版本,有效扩大了信息的覆盖面,增强了基层党员的归属感和责任感,营造了弘扬正气新风的良好风尚。四是发放“移动学堂读书包”,实现党员教育广覆盖。针对年老体弱党员、流动党员等特殊群体,街道党工委为他们制作发放了“移动学堂读书包”,采取自学和支部书记授课相结合的学习模式,组织党员进行学习。街道在读书包中放入“蒲公英报”、党建报刊杂志、学习光盘以及读书日志、笔、本等学习物品,送学上门。党员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学习后,街道、社区党员干部上门服务,更新学习资料,真正将学习活动落到实处。五是实施“导师培养制”,发挥老党员“传帮带”作用。针对新就业党员基层经验不足、实践能力需加强的实际,实施“导师培养制”,由党员领导干部作为导师,与27名新就业党员签订培养协议进行“一对一”帮扶。导师们对结对学生进行为期一年的跟踪培养,学生按照要求,深入基层一线开展调研,并在导师的帮助下完成“三个一”学习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