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村联户心得体会
时间: 04-12
作者:王琦
栏目:心得体会
篇一:包村联户心得体会
做为一名农技人员人员,要以“三农”为中心,不断学习,吃苦耐劳,热情服务于广大农民,把农业新技术传授给广大农民朋友,为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推进农业现代化和美好乡村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一要用心。进村入户和老百姓打交道,首先要有真心,必须带真诚的心和他们交朋友,拉近距离便于沟通,为宣传指导农业技术架起连心桥,其次要有耐心,有的示范户人员文化偏低,传统农业观念较强,初次难以接受新科技,必须不厌其烦地宣传指导,让其逐步接受运用。再次要有信心有决心把科技知识送到示范户手中并辐射一片共同致富。
二要吃苦克难。包村联户对象全部在农村,在田间地头,顶烈日,冒严寒、踏泥泞、吸灰尘,因此农技人员必须能吃苦,不怕脏、不怕累、克服困难,把科技知识运用到生产中去。
三要加强自身能力建设。随着社会日益更新发展,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迈进,农业科技知识需求越来越高,因此我们农技人员要适应发展,加强学习,更新知识。提高自身能力建设,才能更好地为广大示范户指导服务。
篇二:包村联户心得体会
从七月初到现在,我参加“联村联户心连心”活动已经六个月左右了,在组长的领导和帮助下,本人在这短短的六个月时间里,已经基本能够融入到村的建设中,较好地开展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点成绩。现就我参加“心连心”活动以来的工作情况,谈以下几点心得体会。
一、“心连心”活动应该坚持做下去。只有坚持下去,才能继续去深入调查研究,了解村情民意,摸清村里工作的底子,从而制定对策,帮助解决问题;才能切实帮助所包村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扎扎实实为群众解疑难,办实事,引导、组织群众脱贫致富,改变村容村貌,才能确实了解村民收入、劳作、务工、健康以及迫切需求,这样才有利于我们有的放矢地做好工作。
二、“心连心”工作就是要确实做好事、做实事。多为所包村的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是“心连心”工作中必须要做的。办了实事,群众得到了实惠,得到了切实的利益,就会更拥护各级党组织和政府的决策,干群和党群关系会贴得更紧。当然,作为一名教师,一些“软投入”也应去做,能够多做的还要多做。例如,在进户调查了解民情过程中,我和村干部一起到困难户家中坐坐,他会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到老党员那里看看,他会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几句关切问候的话语,群众就觉得政府真好,能考虑他们的感受。这些感情上的软性投入,收到了和办实事一样的效果,和办实事有异曲同工之妙。这说明实事要办,“软投入”的工作也要做。
三、“心连心”工作还要理顺抓牢与放下的关系。入村后,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收集到了村干部、党员、群众反映的很多问题,其中有村干部的作风问题、工作能力问题,还有村里的陈年老账、地头争端、邻里纠纷、婆媳不和等。本人以为,抓工作首先要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分个轻重缓急。如果不分主次,不管轻重,事无巨细,眉毛胡子一把抓,群众反映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设想给予一揽子解决。这样不仅不可能,反而会冲淡主要任务,贻误大局。这就有一个“抓牢”与“放下”的关系。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有的要“抓牢”,有的则应“放下”。问题中属于工作布置的任务的,就坚决“抓牢”,主抓、狠抓;不属于所布置任务或是与之联系不紧密的,就可以“放下”,缓抓或不抓,也可以反映给镇党委、政府或有关部门去处理。即使是属于所布置任务的问题,也不能齐头并进,也要有先有后,分个缓急。
做为一名农技人员人员,要以“三农”为中心,不断学习,吃苦耐劳,热情服务于广大农民,把农业新技术传授给广大农民朋友,为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推进农业现代化和美好乡村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一要用心。进村入户和老百姓打交道,首先要有真心,必须带真诚的心和他们交朋友,拉近距离便于沟通,为宣传指导农业技术架起连心桥,其次要有耐心,有的示范户人员文化偏低,传统农业观念较强,初次难以接受新科技,必须不厌其烦地宣传指导,让其逐步接受运用。再次要有信心有决心把科技知识送到示范户手中并辐射一片共同致富。
二要吃苦克难。包村联户对象全部在农村,在田间地头,顶烈日,冒严寒、踏泥泞、吸灰尘,因此农技人员必须能吃苦,不怕脏、不怕累、克服困难,把科技知识运用到生产中去。
三要加强自身能力建设。随着社会日益更新发展,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迈进,农业科技知识需求越来越高,因此我们农技人员要适应发展,加强学习,更新知识。提高自身能力建设,才能更好地为广大示范户指导服务。
篇二:包村联户心得体会
从七月初到现在,我参加“联村联户心连心”活动已经六个月左右了,在组长的领导和帮助下,本人在这短短的六个月时间里,已经基本能够融入到村的建设中,较好地开展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点成绩。现就我参加“心连心”活动以来的工作情况,谈以下几点心得体会。
一、“心连心”活动应该坚持做下去。只有坚持下去,才能继续去深入调查研究,了解村情民意,摸清村里工作的底子,从而制定对策,帮助解决问题;才能切实帮助所包村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扎扎实实为群众解疑难,办实事,引导、组织群众脱贫致富,改变村容村貌,才能确实了解村民收入、劳作、务工、健康以及迫切需求,这样才有利于我们有的放矢地做好工作。
二、“心连心”工作就是要确实做好事、做实事。多为所包村的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是“心连心”工作中必须要做的。办了实事,群众得到了实惠,得到了切实的利益,就会更拥护各级党组织和政府的决策,干群和党群关系会贴得更紧。当然,作为一名教师,一些“软投入”也应去做,能够多做的还要多做。例如,在进户调查了解民情过程中,我和村干部一起到困难户家中坐坐,他会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到老党员那里看看,他会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几句关切问候的话语,群众就觉得政府真好,能考虑他们的感受。这些感情上的软性投入,收到了和办实事一样的效果,和办实事有异曲同工之妙。这说明实事要办,“软投入”的工作也要做。
三、“心连心”工作还要理顺抓牢与放下的关系。入村后,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收集到了村干部、党员、群众反映的很多问题,其中有村干部的作风问题、工作能力问题,还有村里的陈年老账、地头争端、邻里纠纷、婆媳不和等。本人以为,抓工作首先要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分个轻重缓急。如果不分主次,不管轻重,事无巨细,眉毛胡子一把抓,群众反映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设想给予一揽子解决。这样不仅不可能,反而会冲淡主要任务,贻误大局。这就有一个“抓牢”与“放下”的关系。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有的要“抓牢”,有的则应“放下”。问题中属于工作布置的任务的,就坚决“抓牢”,主抓、狠抓;不属于所布置任务或是与之联系不紧密的,就可以“放下”,缓抓或不抓,也可以反映给镇党委、政府或有关部门去处理。即使是属于所布置任务的问题,也不能齐头并进,也要有先有后,分个缓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