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商业计划书(11)
时间: 03-28
作者:杨清皓
栏目:工作计划
1、人力资源采购
店长可以雇佣有工作经验的超市管理者,性格外向,有较强的沟通管理能力,有亲和力,能吸引回头客,还要在附近的各大高校有一定的人脉或有建立人脉的潜在能力。收银员可以在附近现有超市,如晨星,江山特价,华美超市的收银人员中吸收一个,既熟悉业务,变换工作地点对其收入,以及上班造成的麻烦影响不大。厨房清洁人员可从学生中发展,既了解学生心理,又可以降低雇佣成本。导购人员要有厨房操作能力的家庭主妇型人员,年龄大约四十岁,和蔼可亲。
2、蔬菜水果采购
蔬菜水果的采购一般由店长联系,有专门的蔬菜批发公司上门送货,价格浮动也不会很大。
3、厨房,餐厅设备的采购
这属于一次性采购,由本人亲自进行,辅之店长的参谋。
第七部分、项目需要签定的合同
因本店规模较小,劳动工作人员比较少,而且鉴于此类工作人员流动性比较大,参考行业惯例,不予签订劳动合同。
1、店铺租赁合同:紫蓬山商业街签定。
2、货物供应合同:与水果蔬菜批发中心签定。
超市商业计划书四:
一、我国医药市场的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加入wto,政府公布从2003年1月1日起中国医药流通领域向外资开放,国内的医药零售企业面临严峻的挑战,分析目前国内的医药行业有如下特点:
1、企业多而小,虽然我国目前有药品零售企业12万家,药品批发企业17000多家,但规模不够完善成型,难以抵御大型兵团的攻势。
2、国家多次推出药品降价方案,进一步挤压医药零售业的赢利空间,同时推行的招标采购制度,也增加了医药企业的营销费用,使行业进入微利时代。
3、2001年起,放开医药零售市场,各地的平价药店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供求关系严重失衡,可以预见2004年药店价格战将会越演越烈,一大批没有竞争力的医药生产企业和零售企业将被逐出该行业。
4、各医药零售企业,多实行连锁、加盟的形式经营,但这样松散的合作并不能抵御市场的风险(虽然加盟,但进货渠道五花八门,各自追求短期效益的思路未改)。
二、医药零售业的发展趋势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深入,城市人口不断增加,以及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制度的实施及进一步完善,综合以上因素,预计我国医药市场增长速度将高于世界医药市场;增长速度达到15%左右,到2005年,我国药品营业收入将达到140亿美元,2010年达240亿美元,成为世界上第五大医药市场。
展望2004年的医药市场,大致有以下趋势。
1、医药行业开始受到入世的影响,对于国内医药企业来说,既是挑战,更是机遇,它有助于企业在外部环境的压力下调整自身以求良性发展。
2、2004年的医药零售行业可能会出现大面积亏损,虽然国家不再颁发医药批发企业许可证,但零售许可证却在大量地批,没有限制,因此,2003年,药店数量激增,而且批的过程中又没有充分考虑到药店布局的合理性,供求的巨大落差必然导致恶性竞争,而恶性竞争所引发的大面积亏损在2004年会有集中的表现。
3、仓储式,快速批发医药配送机构将大面积崛起。
随着药店连锁经营的趋势不断加强,连锁药店需要配送,另外,随着医疗体制的改革,个体行医者的数量不断增加,这包括私人诊所,营利性医疗机构,个体药贩,分散的药店以及个人承包后的乡镇医疗机构,基于成本的考虑,他们进药的途径与医院有明显的不同,他们会选择价格相对便宜的批发机构,而药品的仓储式快速批发适应了这种要求,这种单个需求的量很小,但总量是个巨大的数字,并且这数字还在增大,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