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计划(8)

时间: 03-20 作者:林青腾 栏目:工作计划
  解析:①先明确全诗主旨。寻找主旨句(“天涯”、“争奈”两句),由分析可知其主题为游子思乡。②再由“杜鹃”这一意象知识可知。(也可从诗中“声声只道不如归”,联系“行人”一词可知):它的叫声像“不如归去”,以杜鹃的啼叫引发“行人”的“惊梦觉”,再联系最后两句,可知:“行人”不是不想回家,只是自己不能决定回去的日期。这样写表达了作者无法主宰自己的生活,浪迹天涯有家难归的感慨。
  归纳:解读这类诗时的思路应是:先整体感悟诗的主旨,联系意象的特定含义,再联系关键词的意思,即可写出答案。
  第二步:教师拟出模拟试题,让学生运用相同的思路与解法解答此模拟题,目的是巩固这一解题方法。
  如:应物诗《闻雁》、赵瑕诗《寒瑭》:
  ①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夜雨,高斋闻雁来。
  ②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
  乡心正无限,一雁过南楼。
  (问题)这两首诗为什么都写到雁?
  师生共同解析:①感悟两诗的主题,(借“雁”抒发乡愁),主旨句:“归思方悠哉”,“乡心正无限”。②明确“雁”这一意象的含义:雁是候鸟,春秋迁徙。秋天,大雁南飞,常牵动游子的思乡之情,以物喻人,寄托思乡之情。
  第三步,组织学生作几道意象诗,达到迁移形成能力。
  每个命题点都以上述方法训练,效果应是理想的。
  三、文言翻译训练的方法。
  复习策略:①让学生积累与记忆文言实词与虚词等古汉语知识。
  具体方法:在第一轮复习时,教师教给学生归纳实词虚词等知识的方法,尤其应教给他们运用语法结构分析法来判断词类活用、句式的变化情况。然后组织学生自行归纳。
  ②让学生学会在具体语境中认读实词,利用语法结构法判断虚词的用法与含义。
  具体方法:找一些典型文言段落,教师作示范教学。
  ③教给学生翻译的一般方法:对(译)、增(词)、删(字)、补(成分)、调(语序)。
  例举:20xx年全国卷a中要求翻译下面这句话:
  夫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一人之毁而去臣,臣恐天下有识闻之有以窥陛下也。
  [解析]阅卷时的关键词是“以”、“毁”、“去”。“以”为虚词,介词,这里表原因,,“毁”根据语境:“复有言其勇,使酒难近。”季布认为这是有人在诋毁(或毁谤)他,所以,这里就译为“毁谤”。“去”这里是使动词,是“使(之)去”之意,即是“赶走”的意思。但学生翻译时难点还有“召臣”、“有识”、“窥陛下也”三处。“召臣”,很容易译为“召见我”,但从全文看,尤其是此句前有“孝文召,欲以为御史大夫”句,可见,“召”是“召用”的意思。“有识”不能译为“有见识”,用语法分析可以确定为“有识之土”;“天下有识闻之有以窥陛下”这个主谓短语是“恐”的宾语。其中“有识”应为短语中的主语。所以“有识”不能译为“有见识”,而应译为“有见识的人”也可译为“有识之士”。同理,“窥陛下”如译为“窥测皇帝您”时与全文的意思不符合,可见“陛下”不是“窥”的宾语。只是宾语的定语,宾语应是“深浅”(即“城腑的深浅”)。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