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体育活动实施方案(4)
时间: 03-19
作者:崔龑
栏目:方案
3. 结合学校实际与特色创建,加强学校体育文化建设,寻找和挖掘学校体育特色发展的途径,使校园文化与课程活动、学生与体育老师关系共同和谐发展,形成学校体育教学的特色化、个性化。
4. 加强学校体育安全管理。要强化安全意识,牢固树立“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加强对体育教师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培训,对学生加强安全意识教育。要强化活动安全管理,加强体育场馆、设施的维护,确保安全运行。加强安全制度建设,科学合理地制定活动计划和流程,明确安全责任,完善安全措施。
篇三:阳光体育活动实施方案
为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和教育规划纲要精神,促进我校学生的体质健康,依照教育部《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规定》、《山东省贯彻教育部<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规定>实施意见》和《蒙阴县教育体育局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实施方案》,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健康体魄是少年儿童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为更好的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人才。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习惯。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培养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
二、活动目的
1、为丰富校园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激发学生参与激情,培养学生兴趣特长,增强学生的凝聚力。体现文化:我喜欢,我参与,我快乐。通过丰富多彩的课间活动把学生吸引到各项体育活动中,变要我参与为我要加与,在快乐中活动,在活动中收获快乐。
2、通过体育课向学生传授各种基本技术、基本知识,使学生学会锻炼,并找到自己特别喜爱的1-2个项目,在体育活动中加以强化、提高,变成学生自身的技术能力,最终成为终生参与的项目。
3、使学生感受到课间锻炼带来的好处,从理论上认识到健身的重要性,从而使真、善、美成为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养成终生体育的习惯。
4、通过锻炼,增强体质、健全心理,集中精力进行学习。
三、活动原则
全体性原则。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要面向全体学生,要从学生参与面的大小确定活动项目,要做人人参与活动,个个都有喜爱项目。
全面性原则。课间体育活动要与日常教育教学工作有机结合,与新课程改革相结合,与中小学生合素质培养工作有机结合,坚持寓教育性、健身性、趣味性,活动之中。
因地制宜原则。课间体育活动要根据学校规模、场地、设施、特色和气候特点因地制宜的进行。学校要挖掘体育资源的潜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充分发挥师生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使得活动内容与形式丰富多彩,能够满足不同特长,不同兴趣、不同层次学生活动需要。
积极引导的原则。在组织学生参加课间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进行鼓励和引导,同时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自我选择权和自主活动权。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自主活动、相互交流和自我评价的环境和氛围。
适度的原则。教师要掌控学生的运动量,指导学生适度进行体育活动,并组织做好放松活动。避免由于学生的自控能力较弱、活动时间相对较长、超负荷运动等原因,而带来影响下一节文化课教学效果的现象发生。
安全的原则。在课间体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中,要遵循教育规律和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设置运动项目,开展相关活动。要加强安全教育和管理,避免和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但也要防止以怕出事故为由,排斥利于学生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等体育运动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