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计划(7)
时间: 02-22
作者:谢容融
栏目:工作计划
二、教育内容:
以《小学生日常行为习惯》为依据,从生活、学习、交往三方面,规范学生行为习惯,具体从以下几方面落实:
1、生活习惯:
按时起居:按时睡觉、起床,睡眠充足。
科学饮食:珍惜粮食,不挑食,不偏食,不吃零食,不吸烟,不喝酒。
锻炼身体:热爱运动,积极锻炼,持之以恒。
勤俭节约:爱护财物,不乱花钱,节约水电。
讲究卫生:勤于洗漱,勤换衣服,勤剪指甲,保护视力。
热爱劳动:主动值日,学会自理,乐做家务,注重效率,讲求质量。
2、学习习惯:
严格作息:按时上学放学,路上不逗留玩耍,有事请假。
学习主动:学会预习,会用工具书,不懂就问。按时独立完成作业,仔细复查,及时订正。
学会倾听:遵守课堂纪律,专心听讲,听课效率高。
善于思考:勤思善问,乐于交流。
热爱阅读:阅读有益书籍,勤做读书笔记,会搜集、整理资料,绿色上网。
认真书写:姿势端正,细心专注,书写规范,卷面整洁美观。
积极探究:善于观察,勤于动手,分析问题有独特的见解。
3、交往习惯:
举止文明:升旗敬礼,待人热情礼貌,举止大方,说话得体。
诚实守信:不说谎话,知错就改,以诚待人,信守诺言,有责任心。
尊重他人:尊敬师长,友爱同学,爱护弱小,乐于助人,不强人所难,有包容心。
自信自强:正确认识自我,不惧怕困难,敢于知难而进。
懂得感恩:体会师长艰辛,孝敬父母,感恩回报。
遵守秩序:遵守学校纪律,遵守交通规则,遵守社会公德。
热爱自然:有环保意识,爱护环境,节约能源。
三、教育目标
1、通过“生活习惯”教育,培养学生在节俭意识的前提下,较好地发挥人力物力效能,使学生养成艰苦朴素的良好习惯,养成讲秩序、讲效率、讲公德、有理智的好习惯,提高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
2、通过“学习习惯”教育,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
3、通过“交往习惯”教育,使学生逐步养成尊敬长辈、礼貌待人的优秀品质,提高分清是非、美丑、善恶、真假的能力。掌握交往的技巧和策略,增强交往意识,提供交往水平,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减少同学间的矛盾与纠纷。
四、要求与措施
1、全面教育,形成共识。
利用班会课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习惯》、日常评比的要求等,明确行为规范的内容,知道在学习和生活中如何做,怎样做。并提出要求、订常规,明确全体学生的奋斗目标,建立科学的行为规范养成的管理制度。
2、强化训练,内化行动。
良好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训练,必须持之以恒,像滴水穿石一样,一点一滴,长年累月,使养成教育真正变成学生的内在需要,促使他们自觉养成各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为了落实好习惯的养成,每周提出明确可行的要求,并坚持:①反复强调、训练,随时检查,经常讲评,直至形成良好习惯;②认真执行,持之以恒,环环相扣地紧抓下去,有一种不厌其烦、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③注意抓好典型,反复强化,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养成认真负责的态度。坚持长期恪守正确的行为习惯,掌握方法,自理自律,自主管理,自我管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