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精神文明建设汇报材料(12)

时间: 02-13 作者:李旭阳 栏目:事迹材料

3、加强教职工队伍建设,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⑴重道尚德,切实加强师德建设工作。“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学校为造就一批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采取了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措施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一是树立忧患意识,激发教师的内在驱动力。忧国忧民是知识分子的一个优良传统。一个人有了忧患意识便能不计较个人得失,风雨同舟,奋力拼搏。因此我校把树立忧患意识,作为建设一支高水平教师队伍的前提条件。利用开学典礼、平时的周例会,校长亲自对教师进行形势与任务的分析引导,消除了教师自由散乱的思想和对前途悲观失望的情绪,将全校教职工的思想统一到学校建设和发展上来,人人都有了一种危机感和紧迫感。使来自四面八方,各有千秋的教师队伍拧成了一股绳,劲往一处使、心往一处想。大家认识到,校荣我荣、校耻我耻。只有学校这个大家的兴旺,才能有小家的安康,只有将小我的发展与学校的发展联系在一起才能真正发展。二是加强教育法律法规学习,制定教师行为规范。教师依法执教是完成本职工作的前提,也是最根本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我校一方面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法》、《教师法》、《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教育主管部门关于加强师德建设的各种文件等,另一方面把对教师的日常行为管理、思想管理和制度建设结合起来,建立一整套规章制度,如《班级常规管理考核评比细则》、《安全目标责任书》等。这些制度对于教师的工作均有一定的督促作用。三是严格要求教师重道尚德,恪守师德规范。作为一个人民教师,要求教师一定要严格师德师风规范,认真履行教师职责,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尊重学生人格,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绝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侮辱学生,绝不辜负家长和社会的信任。

⑵加大校本培训力度,不断提高教师的思想认识水平和业务工作能力。①搞好任课教师的新课程理论的学习教育工作,以便使他们尽快理解新课标、领会新教材,掌握新教法,适应新课程改革新形势的需要。②我校专门安排教师对民族教师的汉语进行强化培训,在一年的培训中,民族教师的汉语口语能力、写作能力都有了显著的提高。学校组织新老教师讲公开课,互相听课评课,教师们的经验互相交流,使我们教师讲课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③加强对新教师的培训和帮带。培训,即每年的暑期,学校都将对新上岗的教师进行培训,帮助新教师树立信心,明确师德规范,尽快进入角色。帮带,即在教师中开展“一帮一”的活动,让新老教师结对,共同进步,共同发展。目前,我校的教师在思想上、政治上、工作上都有新的起色,“比、学、赶、帮、超”蔚然成风,现在学校已建立起一支热爱教育事业、勤于钻研业务、勇于开拓进取、乐于拼搏奉献的教师群体。

三、德育为首,狠抓常规,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为了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我们坚持以爱国主义为主旋律的德育工作为突破口,成立了以党支部挂帅,校长负责,以年级组长、政治课教师、政教干事、班主任、班团干部为骨干的德育工作队伍。采取分级管理、分工明确、各司其职、责任到位的管理体制,加强对德育工作的引导。

在开展德育教育活动中,我们一是坚持规范化升旗活动。学校的升旗活动制度化、规范化,是教育工作的有力活动之一。校团委采取了灵活多样的内容和形式,行之有效的使广大师生受到生动形象的爱国主义教育。二是“学雷锋、树新风活动”坚持不懈。学校以每年三月份“学雷锋活动”为契机,常年坚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三是把开展理想、纪律、安全、法制等活动和行为养成活动结合起来。学校每年都开展大型的教育活动,如重大节日的庆典、开学典礼、法制教育报告会等,要求同学对照检查,召开相应的班队会,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相互促进。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