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黎平会议心得体会(3)

时间: 12-09 作者:田洪丽 栏目:心得体会

走进翘街,就仿佛穿越时空,走进了20世记30年代的老街面,街面上仍是古老的青石路面,街两边的店铺基本上是原始面貌,其中尤以有500多年历史的两湖会馆和周氏宗祠最为著名。因我们主要目标是参观黎平会议会址,感受红军的光荣历史,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因此由兄弟部门事先联系了“黎平会议会址纪念馆”的讲解员为我们详细讲解红军长征中有关黎平会议的历史。

中央政治局"黎平会议"会址在黎平县城(德凤)东二郎坡(旧称翘街)52号。原为城东翘街胡荣顺店铺。1982年贵州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再次维修后,辟有陈列室。会址门面悬挂陈云手迹"中央政治局黎平会议会址"横匾。会址共设8个展室,陈列文物数百件(幅)。

经过讲解员的解说,我们基本知道了黎平会议在红军历史上的重要意义。红军在反第五次围剿的斗争失败后进行了战略转移。在西进到湘江边时,由于左倾机会主义的盲动指挥,舍不得丢掉坛坛罐罐,致使红军遭受敌人的重围,经过浴血奋战,红军虽然突围出来了,但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从苏区出来时的10万人减少到3万多人。红军未来到那里去?怎么样才能突破敌人的重围?指战员们都希望能得到毛主席的正确指挥。在这个关键时刻,红军于1934年12月15日占领黎平,18日,党中央政治局在黎平召开会议。参加者有:周恩来、博古、毛泽东、陈云、刘少奇、李德等。会议讨论红军的进军路线问题。会上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主持会议的周恩来采纳了毛泽东的意见。与会大多数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通过了《中央政治局关于战略方针之决定》,决定放弃与红二、六军团会合的原定计划,会议否定了博古、李德北上湘西与强敌硬拼的主张,采纳毛泽东甩掉重点围堵的避实就虚,向黔北发展的意见。,故黎平会议史称“黎平转兵”。

黎平会议最后确定了向贵州转兵的战略决策,毛泽东的正确意见终于被党中央采纳,避免了陷入重围的危险,使红军争取了主动。黎平会议是长征以来具有决定意义战略转变的关键,为遵义会议的召开作了重要的准备。可以说,黎平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根据国情自主决定战略方针的会议。从此中国革命就开始了波澜壮阔的胜利之路,因此,重温黎平会议的历史,使我们更加明白了中国革命胜利的来之不易,明白了马克思主义必须要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才能胜利的道理。

参观完黎平会议会址,到兄第局进行了参观交流后,我们顺利完成了此次活动,大家带着饱满的热情回到了工作岗位。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