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三思三观心得体会(5)

时间: 12-05 作者:周威 栏目:心得体会

通过学习“三思三观”、重温“十问海宁”,使我强化了四个方面的意识。一是强化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 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责任意识。任何时候我们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 准。二是强化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忧患意识。这句警世名言已被大量历史事实所证明,特别是观看了《苏联亡党亡国20年祭》专题片后,深深感到,苏联 的亡党亡国原因很多,而其中一个很大的因素就是失去了群众基础。三是强化了“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的群众意识。我们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 命的胜利,以及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都与群众的广泛支持是密不可分的,人民群众历来是我们的力量源泉,是我们的力量之所在。四是强化了“像 爱自己的父母那样爱老百姓”的公仆意识。我们党与人民群众长期同甘共苦、患难与共。“鱼和水”,“公仆和主人”、“我是人民的儿子”等比喻都形象生动地强 调了群众的地位和作用,告诫我们要始终牢记自己的位置和身份。


心得五:党员三思三观心得体会

在生科院的小会议室生科院第三党支部开了一个简短的小会议,此会议以“三思、三观”为主题学习讨论了如何组织党员干部认真思考“与百姓的感情深不深、与百姓的距离远不远、百姓在心中的分量重不重”的问题。

就 围绕此主题,会议的负责人柏老师发表了多方面的意见,主要就是从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与广大群众之间的沟通交流进行展开。对于学生之间的交流想必肯定 是甚多的,但是不同年级的沟通程度必然是不一样的,尤其是对于大四的学生而言,即将面临的就业压力和考研的紧迫感,使得同学之间的交流会越来越少。虽然我 只是大三的学生,但是站在大四学生的角度考虑我觉得这的确是合乎情理的。可是仔细想想,少了沟通,生活必然会枯燥乏味,少了沟通,感情必然会渐渐变淡,少 了沟通,朋友之间的距离必然会疏远。现在大家还能偶尔见个几次面,等到以后真正的走到工作岗位上了,大家都东奔西波了,是不是就再也不会联系了。所以不管 现在彼此有多忙,大家都不能忘了经常聚聚、聊聊,友情真的是人这一辈子不可或缺的东西。

另外,对于师生之间的交流我想会随着年级的增长会越频繁,因为每个人都在不断的进取,毕竟这还是一个肉弱强食的社会,我们想要生活的更好,就必须更好的装饰自己,趁着大学多努力,多锻炼。身为一名预备党员,我想我有必要做好榜样,这至少对我自己也有帮助。

还 有就是学生与广大群众的交流,虽然我们几乎是一直都呆在学校里的,但是还是有必要经常出去走走,多与社会接触一下,在关心自己与朋友的同时多关怀一下身边 的百姓群众,随时给他们送去温暖。就拿之前的一次支部活动来说吧,我支部组织了一次走访敬老院的活动,给当地敬老院送去温暖,虽然事小,但是我们心里却特 别开心,能看到那些老人们笑,我就觉得很幸福。有时候我就想,人老了,就得快快乐乐度过晚年,任何阴霾都不应该有,所以我会借着自己的想法去关心身边的老 人们,让他们快乐,让他们幸福。同时,除了老人们,对于身边的其他群众,我们也应该随时送上自己的关心与祝福,嘘寒问暖对于我们来说都只是举手之劳,想要 别人善待自己就必须先善待别人,更何况这是我们表现自我的时候,为他人做榜样,也为自己做榜样。

总之,多沟通,多交流,不要疏远彼此的距离,也不要无视他人对你的关怀。我们要和谐生活,友爱彼此!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