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许多难题。怎样解决这些难题,我总结了一些比较好的方法。
遇到难题时,首先要独立思考,要是想不到的话,可以向书本请教。书上要是没有的话,再向家长或者老师请教。
今天,我写作业时遇到了一个难题,上面说:如果学校的男生和女生一样多,放学后,甲说:“学校里最早出来的两个学生都是男生的可能性大。”乙说:“学校里最早出来的两个学生中一个是男生,一个是女生的可能性大。”你认为他们谁说的对,说明理由。看完后,我觉得乙说的对,因为题目中告诉男生和女生同样多。后来,我又想,这道题不会这么简单。于是,我又去问爸爸妈妈。
爸爸说:“甲说的可能性大,因为男生跑得快。”
妈妈说:“甲和乙说的结果都有可能。”
经过我们讨论,我们觉得爸爸说的有道理。
通过做这道难题,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就是孔子说的“三人行,必有我师。”凡是遇到难题,要向孔子说的那样,做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那么,难题就很容易解决了。
《读者》上有一篇短文,很值得我们思考,下面是我摘录的一段:“大街上,一位老人被自行车撞倒,肇事者逃跑。曾经有这样的新闻:一位骑自行车的女孩停车上前扶助,不想竟然被周围公众指认为肇事者,而得到帮助的老人居然不说明真相。
孩子问:该不该帮受伤者?救,还是不救?
难题是:教孩子见义勇为,还是凡遇“闲事”装聋作哑?
很简单,出于良心,自然应该教孩子见义勇为,但如果遇到上面的事呢?无语......面对这种事,我只想了解当时人们的心理,那女孩是一片好心;公众是被假象所迷惑;可那位老人,受人家的帮助,却不帮她洗冤,“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不谈,给人家清白也不肯,难道他就只想着得到应有的报偿而“陷害”别人。这样做在女孩心中一定会留下阴影。这就是为何“雷锋”越来越少的原因。
作为21世纪的青少年,更应该发扬乐于助人的传统,纵然会遇到许多心痛的误会,也不能失去见义勇为的良知。选择遇“闲事”装聋作哑一定会受到他人的鄙视,不过,更值得我们思考的是: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
社会如此复杂,挑战我们的难题还用很多,我们能做的,就是要问心无愧。
我是一个冰雪聪明的女孩,是老师和同学心目中公认的好学生。我虽然学习成绩优异,可是有一次,一道难题难倒了我——
有一次,我在学校早早地完成了所有作业,我捧起书来开始津津有味的“品尝”它。看着看着,突然,我看到了一道题:
小明和小兰参加一次比赛,他们俩的总分是168分,已知小兰的成绩是小明的2倍还少42分。问小明考了多少分?
我很喜欢钻研难题,看到这儿,我来了兴趣。我双手托着腮,又在纸上画了画图表示,可还是没思考出来。想来想去,正当我要问问同学的时候,我忽然来了灵感:既然是2倍还少42分,那加上那42分不就正好2倍了吗?按照这个思路,慢慢的,我解开了这道题。
这件事让我明白了:做事情要动脑勤思考,没有难题能难得住!
前天,妈妈,外公和外婆给我买了一只烧鸡,我垂涎三尺,恨不得一口把这盘烧鸡吃掉。
正当我吃得津津有味时,突然,感觉到嗓子很难受,让妈妈一看,原来我的嗓子卡了一块小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