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建工作心得体会(7)

时间: 11-08 作者:刘志涛 栏目:心得体会

二、基层党的组织建设与油田生产经营管理体制改革的适应程度,影响和决定其能否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

过去,油田基层党支部建在“队”上,适应当时石油大军的管理体制,发挥了战斗保垒作用和政治核心作用。现在,经过生产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取消了采油队、注汽队编制,以井站为基层生产经营管理单元。在这种情况下,党支部建在哪里?支部书记由谁来担任?如果基层党组织建设与生产经营管理体制不相适应,基层党组织的工作就难以正常开展,政治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将无从谈起。开始,厂党委按照党组织设置与行政辖区吻合一致的原则,把同在一个区域且相邻近的若干采油站或注汽站分别组织为采油联合党支部或注汽联合党支部,党支部书记由某一个站的站长兼任。结果实际运行起来却不顺畅。原因是联合党支部书记的行政职权覆盖不了其他井站,不利于组织协调。于是,厂党委又改让职权覆盖本作业区的工会主席、政工组长或区机关组室长兼任各联合党支部书记,各井站站长分别任副书记或支部委员,各联合党支部工作才顺畅起来。

油田推行以井站为基础单位的行政管理新体制后,我厂的50个采油站、热注站各自独立行使生产经营管理权,除了较大的党员活动由联合党支部组织外,日常的活动以各站组织为宜。但是能成立党小组的站仅有16个,有34个站只有1至2名党员,不能成立党小组。为了使各站都能独立灵活开展党建活动,我们采取两个办法:一是在井站加大培养和发展新党员力度,增加党员数量,壮大一线井站党组织;二是在各站成立“党员工作组”,即由本站的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组成“党员工作组”,由党员任组长,积极开展适合本站实际情况的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效果良好。

可见,遵循油田基层党组织的设置和配备与油田生产经营管理体制改革相适应的规律,及时解决体制改革中产生的党组织建设新问题,才能使企业基层党组织处于最佳运行状态,继续保持应有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充分发挥其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

三、基层党组织的活动内容与生产经营发展需求、与广大党员自身发展要求的适应程度,影响和决定基层党建活动的效果。

企业党组织开展活动,必须紧紧围绕企业的生产经营,围绕提高经济效益,急企业所急,想员工所想,才能得到党员干部及广大员工的拥护和支持,这是决定企业党组织活动效果与成败的关键。高升采油厂各级党组织紧紧围绕企业安全生产、经营管理、产品质量等重点工作,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譬如,在党员中开展“争储上产工程”、“平安和谐工程”等活动。在员工中开展的以争当创新管理的示范员、控制成本的核算员、安全生产的监督员等“八大员”主题活动,全部由各级党组织负责人担任“领队”,让党员技术骨干挑大梁。活动中,厂党委不但为党员建功立业搭建平台,还及时宣传和激励。例如,组织采写编撰10万字的《八大员风采录》,印发给全厂党员人手一册。每年“七一”前后,厂党委都要对“共产党员工程”、“党员责任区”和“党员示范岗”进行评比表彰,不仅使广大党员深受鼓舞,也激发了全厂员工的工作热情,他们纷纷向党员看齐,积极投身活动中。救助困难员工是一项稳定队伍、营造和谐的重要工作。

党组织的这些活动成功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它顺应企业改革发展要求,全力为本单位生产经营服务,为员工排忧解难,同时也给每个党员建功立业提供机会与舞台,从而得到了全厂各级干部、党员和广大员工的拥护与支持。

石油企业基层党建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仅仅做到以上“三个适应”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对党建规律的认识还很不够,须下大力气,持久不懈地探索、再探索,这样才能使党建工作减少盲目性,提高自觉性,取得理想效果;才能与企业的各项工作相融相济,为企业持续有效较快协调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