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平凡的事例(2)

时间: 01-17 作者:彭素芳 栏目:话题作文 我要投稿

  侄子小小年纪就没有了父母,陈茂容格外疼爱他们。家里除了每年打2000公斤左右的稻谷,喂猪收入2000多元外,没有其他财路。可每年过年,两个侄子都要各做一身新衣服。自己的儿女有钱就做,没钱就不做。自己喂的猪,只留下内脏供家里过年用,其余全卖了。家里即使有点肉,也要用来待客。客人来了,煮的那点肉,大人小孩一律不动筷子,只往客人碗里夹。客人吃后还剩了有,只有两个侄子可以吃,当然是小的优先。这些规矩,一有机会,陈茂容就对自己的一双儿女进行严格教育。天长日久,在他们头脑里根深蒂固了。前几年,搭帮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工作队建设小康村,可以优惠建房子,陈茂容一盖就是两栋。一双侄子的85平方米,两层。自己儿女的73个平方米,也是两层。光贷款近4万元!陈茂容至今还在陆陆续续归还,从没向任何人开口要一分钱。两套房子紧挨乡政府,有4个门面,今年做卷闸门,两个侄子外出打工,陈茂容的大儿子出钱出力,花了6千元,做得妥妥贴贴。关于钱,不向两个弟弟提半个字。
  “打是疼,骂是爱”的俗语成了不少人打小孩的理由,可陈茂容说“都是肉,打当然疼。”所以,她从来不动两个侄子半个指头。记得那次小侄子死活不上学,丈夫动了手,硬要他发誓保证上学。仅这一次,陈茂容如今提及还忍不住要落泪。她一有机会就语重心长教育4个孩子:“你们要和和气气,努力上进,好好做人。要是能读书,家里就是卖了锅子,拆了窗户也供!”4个小孩从不打打闹闹,认真读书,1996年至1998年,4个孩子同时读小学、初中,每学期一开学光学费就要2000余元,陈茂容一年到头舍不得做一件新衣服,每餐小菜拌米饭,经常东挪西借。为了减轻经济压力,她利用家挨近乡政府之便,开了一家小卖部,销售烟酒副食品。由于超负荷透支体力,1989年,因结扎后左腿的筋痛,靠拄拐杖走路,陈茂容就一步步移着煮饭喂猪,照管小卖部的生意,可从没一句怨言。无论怎样的困境,从没半个念头让几个孩子辍学。现在,自己的两个孩子都成家立业了,两个侄子出外打工谋生。但最惦记的仍然是婶婶陈茂容。远在浙江打工的大侄子每个月至少有一个问候电话。去年夏天大侄子生病,陈茂容硬是把侄子召回家治病。“无论东西南北,家都在坛树下。”两个侄子有着相同的感觉。
  “人最宝贵。”没进过学校门的陈茂容,坚信这个道理。她不仅把自己的两个孩子和两个侄子养大成人,娘家弟弟生病,弟媳妇走了,她把1岁多的小侄女接来,像亲女儿一样带到7岁,直到她上学读书,可每到寒暑假,小侄女又主动跑回了陈茂容这个姑姑家。娘家父亲喜欢陈茂容家的和睦,在她家一住就是3年多。只有过年时才跟儿子回家住一段时间。婆婆90高龄,一年四季一炉火,晚上床上一壶热水。隔三叉五,陈茂容做婆婆喜欢的猪心猪肝汤孝敬她老人家。婆婆年高体弱,小病不断,每年光药费要上千元。每当婆婆不舒服的日子,端菜端饭、洗脸擦澡……陈茂容用心地侍候着。


关于平凡的事例五:

    自从四川大地震发生之后,全国及至全世界的目光到聚焦到这里,从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中,我们能看到饱受创伤的灾民,看到英勇的人民子弟兵,看到与死神搏斗的白衣天使,看到来自志愿者、慈善机构等等忙碌的身影,但是也许电视机前的我们永远不会看到这样一群人…………
  据一位正在四川做志愿者的天涯网友电话爆料,在救灾现场,活跃着这么一群农民工,把在当地救援的解放军都感动得落泪。
   他们是山东莒县一个村的村民。领队的叫刘中明,是一个种田的农民。12日晚上听说四川地震后,他马上与同村的另外九个村民商量,决定立马赶赴四川帮助救 援。14日凌晨一点多,带着自家做的山东大煎饼和装满水的水壶,坐上其中一位村民刘守华的一辆三轮车,刘中明等10个农民踏上了抗震救灾之路。他们在三轮 车上用歪歪扭扭的字体写上了:“山东莒县农民救灾志愿者”十一个字。可能,他们是这次四川大地震后最早出发的志愿者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