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三兄弟的事迹还启示我们,党员先进不先进,不在于位置高低、权力大小,而在于有没有一颗赤诚之心、有没有坚定的奉献精神。有了这两点,每个党员都可成才。
干一行爱一行的事例四:
1992年8月,邢少军毕业于中 山大学环境保护专业。当时,邢少军受广东几家单位青睐,但他选择了家乡,到海口市环卫局工作。开始,他被分配在规划科,工作轻松,没有压力,却让邢少军心里有些发毛,年纪轻轻,就这样一张报纸,一杯茶过下去?
1992年10月,他主动请缨,到海口市浮陵水垃圾处理场工作。这里距海口市区18公里,工作环境恶劣,人还未走进垃圾场,密密匝匝的苍蝇就粘上身,可邢少军在这样的环境里整整呆了8年。
在这8年里,与臭气熏天的垃圾摸爬滚打,深入现场,收集、分析数据,和工人们一起研究制定出推平、填埋、喷药、覆土、植绿等一系列科学、合理的垃圾卫生填埋处理程序。在较短的时间里,一个因管理混乱而被周边20多家单位联名上告,要求政府关闭的浮陵水垃圾场迅速改变了模样。连续两次在全国卫生检查评比中获得满分,受到国家建设部和国家爱委会的高度赞扬。
为了使海口市的生活垃圾真正达到无害化处理的要求,邢少军与建设部城建设计院的同志一起,担负着制订海口市生活垃圾处理规划的重任。为了取得垃圾成份的第一手资料,邢少军顶着烈日,冒着风雨,每天骑着自行车走街串巷,取样抽检,并将垃圾分类收集、过磅、烘干、称重,就为了取得准确的原始数据,为后来的颜春岭垃圾场,提供了科学、详实的数字依据。
2年前,邢少军到颜春岭上班,每天早上6点多离家上班,来回几十公里的路程,一年365天,天天到现场,他却说这不算累。
最累的是什么?目前,海口市的日产生活垃圾800吨,日均运175车次左右。“最怕是遇上节假日和重大活动,城市垃圾成倍增长,这时候我和同事们累得直想趴下。”邢少军说:“差不多每年春节,我都要守在垃圾场,不能回家过除夕,走不开。”
因为每年除夕那天,市民“生产”的垃圾是平时的3倍。遇上刮风下雨尤其是台风天气,他就更是寸步不离。邢少军说,下大雨,垃圾填埋场的污水量剧增,如果不及时排污分流,后果不堪设想。
邢少军担任副场长,从不以领导自居,与职工们感情深厚,急职工之所急。这些年来,他为7名工人的配偶办理调动手续,帮助3名职工子女办理入托、入学手续,热心为职工们忙上忙下,但自己妻子的临时工问题一直没有去解决。别人劝过,妻子埋怨过,可邢少军从未向组织提过要求。
今年,非典期间,邢少军可是把心提到了嗓子眼上。垃圾处理场职工每天面对的是全海口市的生活垃圾,要是这些垃圾里有传染病菌,最先被染上的,就是垃圾场的职工。他立即组织职工,给每人发放防非手册,向职工宣讲卫生常识,每天对进场道路进行冲洗,对场区垃圾及时填埋和彻底消毒,一点都不敢马虎。
认识邢少军的人都说,在恶劣的工作环境中,他特别能吃苦。邢少军爱岗敬业,勇于开拓,时刻发挥着一个共产党员、青年知识分子的模范带头作用。
干一行爱一行的事例五:
谢荣春,男,1986年2月出生,江苏灌南人,2003年12月入伍,上士,现任巨野县公安消防大队光明中队队长助理,中共党员。
该同志自入伍以来,认真学习政治和业务技能本领,严格遵守部队的条令条例和规章制度,大小工作积极主动,任劳任怨,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尊重领导,团结同志,乐于助人,特别是任代干以来,他自身要求更加严格,工作不分份内份外,扎扎实实,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深受大中队官兵的称赞。曾先后获得四次“优秀士兵”荣誉称号,受支队、大、中队嘉奖6次,并且在2010年5月总队攻坚组培训时被评为“优秀学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