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保健心得体会(3)

时间: 11-26 作者:钟鸿涛 栏目:心得体会
运动性病症有过度训练、运动应激综合症、晕厥、运动员贫血、运动中腹痛、肌肉痉挛、运动性血尿、运动性血红蛋白尿、运动性中暑、冻伤、运动性脱水、运动性猝死等12重病症。过度训练的原因是训练安排不合理,训练方法单调、枯燥,生活规律破坏,在运动员身体机能不良的情况下,饮食营养不合理,各种心理因素等。
       
运动应激综合症是指运动员在训练或比赛时,体力负荷超过了机体的潜力而发生的生理功能紊乱或病理现象。主要原因是训练水平差和生理状态不良,比赛经验较少;患病而长期中断训练后突然参加剧烈运动或比赛。类型和征象是单纯虚脱型,晕厥型,脑血管痉挛,急性胃肠综合症,急性心功能不全和心肌损伤。
     
人体在体育运动过程中所发生的损伤,称为运动损伤。其发生运动损伤的直接原因是思想上不够重视,缺乏合理的准备活动,技术动作的错误,运动负荷过大,身体功能和心理状态不良,动作粗野或违反规则,场地设备的缺陷,不良的气候影响。预防的原则有加强思想教育,合理安排运动负荷,认真做好准备活动,加强易伤部位的练习,加强医务监督工作。
      
运动损伤的急救是损伤救治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急救处理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存率与致残率。出血分动脉出血,静脉出血,毛细血管出血。止血的方法有冷敷法,抬高伤肢法,加压包扎止血法,加垫屈肢止血法,直接指压止血法,间接指压止血法,止血带止血法。急救包扎中绷带包扎法有环形包扎法,螺旋形包扎法,转折形包扎法,8字形包扎法。三角巾包扎法有,手部包扎法,头部包扎法,足部包扎法,大悬臂带,小悬臂带。骨折的急救原则有防治休克,就地固定,先止血再包扎伤口。
      
常见运动损伤有软组织挫伤、肌肉拉伤、关节韧带损伤、滑囊炎、疲劳性骨膜炎、骨垢拉伤。软组织挫伤指分单纯性挫伤和混合性挫伤,单纯性指皮肤和软组织的挫伤,混合性指皮肤和软组织受到挫伤的同时,还合并有其他组织、器官的损伤。肌肉拉伤分主动力拉伤和被动力拉伤,主动力指肌肉主动的猛烈收缩,其收缩力超过了肌肉本身的承受力,而发生在肌纤维缩短的原动饥协同肌损伤。被动拉伤指肌肉受力牵伸,超过了肌肉本身的伸展限度,而发生在肌纤维被拉长时的对抗肌损伤。疲劳性骨膜炎是骨对运动负荷过大的一种反应性炎症,多发于初参加运动训练的青少年。其好发部位为胫骨、腓骨、跖骨、桡骨和尺骨。
      
通过学习使我使我获益匪浅,我了解了体育运动参加者身心健康和运动能力的各种内外因素,并能制定相应的体育保健措施。了解并掌握体育运动参加者的身体发育、健康状况和运动训练水平的评定方法,为合理安排、组织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和比赛提供科学依据,并给予医务监督。掌握常见运动性伤病的病因、发生规律及其防治措施。掌握按摩的基本知识、手法和应用;医疗体育的基本知识、手段和应用。


心得三:体育保健心得体会

我国运动医学起步于廿世纪50年代中期,1956年前苏联专家来华举办“医师督导班”、“体育卫生班”,为我国培养了第一批运动医学的专业人才,他们成为我国运动医学事业的拓荒者和奠基人,开创了新中国的运动医学事业。我国于1958年成立了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1959年成立了现北京大学医学部运动医学研究所,1978年中国运动医学会成立,1980年9月22日中国运动医学会加入国际运动医学联合会。

在50年代中后期我国一些医学院校和体育院校开设了“运动保健学”课程,“文革”时期是我国运动医学事业的停滞阶段,“运动保健学”课程也被“三合一”(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保健学)的“运动生理卫生”课程所取代。文革后,百废俱兴,全国高等院校体育专业都开设了运动医学课程,并由体育院校编写了“运动医学”教材(1978年)。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