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数学月考反思

时间: 10-09 作者:舒婷 栏目:反思
反思一:初一数学月考反思

以前的月考分析会,都是我批评别人,本次我看还是作自我批评吧。

敢于正视这么惨淡的平均分,敢于正视这么淋漓的高分档,还敢于在这里开会,凭着以上三点,我基本上符合鲁迅先生的“猛士”的标准!这几年来,一直信奉党的教育政策和方针,坚持走“轻负高质”之路,但发现结果是“轻负低质”,考试后,别说学生,自己的压力都感到很大,变成了“高负低质”,我不知道接下来的路会不会“高负高质”,但凭着这么多年的经验和形成的对教育的理解,我是走不上这条路的。

本次月考,十二个班级,有十个平均分达到90分及以上,而我所任教的三班和四班才84和82分,和校平均分整整差8分;从高分档来看,我们两个班90分以上人数才29人和30人,而其它各班基本上都超过了50人,甚至还有两个班超过了60人,一班的满分竟然达到了27人;从低分档人数看,70分以下我的两个班分别是9人和11人,其它各班至多只有5人,大都是2,3人的样子,象一班,只有一人,全班倒数第二名就有76分。如此差距,我所教的两个班与其它班根本不在同一水平线上,他们好象是进入世界杯决赛的西班牙队,而我的两个班如同中国队。

当然考试的目的是找差距,找信心,我花了一个下午,把全班的出错作了一个统计,我对本次月考作如下的分析:

(1)复习不及时。本次月考,我跟本没有复习,一直都在上新课。这事实上其它老师也是如此,但是她们做得比我好,在新课期间可能间或发发以前的讲义,把以前的内容重温一下,而我则完全没有,这样学生确实知识的遗忘率比较高。这从第10,16,20,22这几题的高失率可以看出,特别是第10题,和讲义上的差不多,但是我没做;第22题,在上个学期都做烂了,本学期的讲义上也有,我还是没做。对此我感到这可能是今后考试成绩的增长点;

(2)课堂上信马由僵,对教辅的见解偏执已见。比如在第五章中的《命题与定理》这节课,比较难上,结果备课设计时,更注重的是数学常识的拓展,如用公开课的标准来评,可能这节课是可以的,我自己也比较满意,但恰恰把本节课的重点——把命题改写“如果那么”的形式淡化了,我认为这个东西简单,结果学生在这个方面出了问题,表现在第14题。(后来我在分析试题时,补上了这块内容。命题就是判断,“那么”部分就是“相等,互余,互补或平行”等判断语句,这样一来,“如果”部分就是把概念——定语从句,改写成陈述句即可。如“对顶角相等”,那么部分应当是“相等”,如果部分就是“对顶角”,所以最后得写成“如果两个角是对顶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另外,在平面直角坐标系这一章里,出现了点的轴对称,我认为这块内容应当在初二时的内容,当前没有必要专门就此内容加深,但不幸的是,各类教辅里都出现这类题,我不理,可不想本次考试也出现这类题,如13(1),结果又是一个高失分。

(3)作业要求不严格,一般待之,许多学生仅是蒙骗过关。关于教辅的应用,我是在作业本的基础上,选出与作业不重复的题目做一做,并且也不批改,一般都是借周三的一节课,在课内把五六节的内容集体核对答案,若学生有需要,稍作点评。显然,可能学生认为老师反正不检查,有些学生不做,或者了草做,在讲解时,又随大流,认为自己会,以至于25题以前的许多基础题目保持较高的失分率,而这些题在课堂上或者在作业上是反复出现的。

(4)对几何书写要求不严格。以往学习中,几何入门书写是一个难点,人件相当头痛的事,所以我认为这如同小孩子学走路,让他走吧,不要过多的干涉,否则他们是不会走路的。所以不象其它老师对学生要求这样严格,三班四班学生的几何书写能力与各班有一定差距,恰巧本次第26题有两个几何书写,计8分,两个班就是会做的学生在书写上吃了大亏,至少都扣了4——6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