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魂》教学反思(2)

时间: 08-23 作者:张晨宇 栏目:反思


篇三:《梅花魂》教学反思

    《梅花魂》是人教版六年制五年级上册第二组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由故乡的梅花又开放了,引出了对漂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的回忆,从而表达了外祖父对祖国的热爱、眷恋之情。学习这篇课文,目的是使学生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爱国情,思乡意,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并进行语言积累。虽然以前我上过这篇课文,但以前是略读课文,简单了解课文大意和中心就可以了。作为精读课文,我觉得很难上。因为文本的中心和我们的孩子之间的生活、心理距离比较远,我们孩子的阅读还不能达到那种深度。
    上之前的反复琢磨、推敲,如何设计教学过程,如何将语言训练与人文性有机结合,如何让孩子们感悟外祖父一颗眷恋祖国的心等。最后,在心中终于定下教学板块:回忆外祖父的事——体验外祖父是如何爱梅花——感悟外祖父为什么那么爱梅花——领会外祖父的爱国之心。大致按这个思路上下来,教学思路还比较清楚。教学伊始,我让学生在欣赏完梅花的图片后,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有关写梅花的诗词,然后教师出示王冕的《墨梅》,王安石的《梅花》,让学生吟咏,在吟咏中加深对梅花特点的认识,以及对梅花品性的了解。在第三个环节中主要落实了以下几个要点: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外祖父为什么喜欢梅花?找找描写梅花精神的句子。
    如何领会外祖父的爱国之心这个教学内容,是在学生的提问中落实的。快结束时,请大家找找,童年时代的我对外祖父的哪些表现不懂。
    生:我不懂外祖父为什么念诗会哭?
    生:想念家乡。
    生:想念祖国。
    生:我不懂外祖父为什么会那么生气?
    生:梅花就是他心中的祖国,是不能玷污的。
    生:我不懂外祖父会呜呜大哭?
    生:因为他也想回到祖国的怀抱,可是没有。
    生:我不懂外祖父为什么要把自己最珍爱的墨梅图送给我?
    生:墨梅图回到了祖国,也等于是外祖父眷恋祖国的心回到了祖国。
    生:外祖父希望作者能像梅花一样,做一个顶天立地、有气节的人。
    课文的第13自然段关于外祖父对梅花秉性的阐述是学生理解的难点。教学中,我先让学生说说你自己读懂了什么,自己的感受是什么。然后抓住“有气节的人物”进行拓展,说说自己知道的中国历史上有气节的人物。课上,学生充分调动了自己已有的知识储备,谈了一些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我再根据学生的交流,适时补充我课前搜集的资料,如宋代的文天祥、抗日英雄赵一曼、现代散文大师朱自清等等。这一环节洞开了学生的心扉,使学生透过文章的字字句句感受到了作者那起伏的情思,领会了“魂”是祖国的象征,是民族精神的象征。
    在课快要结束时,引导学生读读“阅读链接”中的《故乡》,让学生加深对外祖父思乡之情的理解,升华了学生的情感,同时也深化了对梅花魂的理解。
    最后,齐读《我的中国心》这首歌的歌词,师生一起跟着音乐唱,在歌声中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渗透了爱国主义教育。


篇四:《梅花魂》教学反思

    《梅花魂》是归国华侨陈慧英所作,作者通过回忆自己和外祖父在国外一起生活直至分手的一段经历,表达了对已故外祖父的深切怀念,热情歌颂了老一代华侨眷恋祖国,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
    与学生一起学习了这篇课文后,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教学活动中要注重“溶情”
    如果说以往的教学注重的是语文知识,语文技能,那么新世纪的语文教学追求的是情感。教学当中的“情”犹如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催化剂”,有了它,学生才会在教师的点拨下进入课文佳境。在语文课堂里,孩子对待语文学习,不应是被动的学,旁观者似的学,应该让孩子感到语文学习的过程就是生活的过程,生命成长的过程,一次情感经历的过程,也就是说,要让孩子在语文的情感世界里真正走一趟,用情感驱动语文知识。这是学好语文的前提。因此,教师要充满激情,用饱满的真挚的情感唤起学生的热情,激情。从而产生对梅花魂的理解,体会华侨的爱国之情。
   二、给学生一个“对话的课堂”
    传统的语文课堂,学生只是可怜的倾听者,谈不上和谁去“对话”。我们要还给学生一个“对话”的课堂,实现“文本对话”,“师生对话”和“生生对话”。“文本对话”:比如在这堂课中,在最后学完课文,我问道:“对于这样一个思念祖国的华侨老人,此刻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引导学生去想像,和课文中的人物对话,“以文会友”,充当其中的角色,去体验,去感受。“师生对话”:在课堂上,我们教师应该做孩子的朋友,在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热情的手,不再那样高高在上,不容侵犯。实现与学生的沟通,展现给学生一个真实的“我”!“生生对话”:课堂上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也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应当积极地给学生创造交流与合作的机会,使孩子们学会人与人的交往,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三、引领孩子去读书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无非是例子。那么,利用好例子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之后,接下来的应该是大量的实践,只有在#p#副标题#e#实践中,学生的能力才能不断巩固,提高。基于这个思想,我经常搜集课外阅读材料,推荐给学生阅读。在《梅花魂》的教学后,我让学生欣赏《乡愁》,引领学生阅读现代和古代诗人所作的几首诗歌,一方面升华了学生的情感,另一方面又使学生们了解到了更多有关于思乡之情,离别之情的诗歌,使他们对这种感情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
   四、给学生一个“感悟的课堂”
    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曾说过:学生的感悟能力就如同杠杆上的支点,对人的发展来说,学生的感悟能力的高低正决定今后能否撬起这个“地球”。感悟既是一种心理活动,又是一种感情经历,还是一种审美的体验。
    1、把人家的情感变成自己的情感:
    梅花魂这一课讲述的是华侨老人的思乡之情,爱国之情。如何让我们的学生去体验作者的情感呢?首先我通过回忆写梅花的诗,展示梅花图片,而后,我便引导学生体会梅花所代表的精神,把梅花所象征的含义,通过外祖父对梅花的赞美,对中华民族的赞美层层引出。并从外祖父一系列的举动中让学生感悟出,梅花寄托着外祖父的情感,同时也将自己深深地感动。
    2、把人家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
    文章的倒数第四段,字里行间都渗透出外祖父对梅花的赞美与喜爱,同时也是要求背诵的段落。在品味的过程中,针对学生的不同层次我设计了一个填空练习,这样学生不但理解了课文内容,也把文章的语言内化成自己的语言了。
    3、把别人的文章当注解,把自己的人生当正文:
    每一篇文章都有值得我们和学生共同去感悟的地方,而每一个人的所得是不尽相同的。我们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感悟他人的美妙篇章时,不忘时时联系自己,感悟自己,感悟人生,“把别人的文章当注解,把自己的人生当正文”!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