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风使船
【解释】风向哪里吹,船往哪里行。比喻凭借别人的力量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十一回:“今见金桂所为,先已开了端,他便乐得借风使船,先弄薛昨蝌到手,不怕金桂不依。”
水涨船高
【解释】水位升高,船身也随之浮起。比喻事物随着它所凭借的基础的提高而增长提高。
【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水长船高,泥多佛大。”
顺风驶船
【解释】比喻自己没有主意,跟着别人说话或办事。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八回:“我这个人虽是个多事的人,但是凡那下坡走马,顺风驶船,以至买好名儿、戴高帽儿的那些营生,我都不会作。”
移船就岸
【解释】就:凑近,靠近。改变原来主张,乘势凑上去办成某事。也比喻不招自来。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十一回:“那薛蝌若有悔心,自然移船就岸。”
焚舟破釜
【解释】釜:古代用的锅。烧掉船只打破锅。比喻坚决不能动摇的决心。
【出处】南朝·颜竣《为世祖檄京邑》:“支军别统,或焚舟破釜,步自姑熟,或迅楫芜湖,入据云阳。”
破釜沉舟
【解释】比喻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鸿毳沉舟
【解释】毳:鸟兽的细毛。鸿雁细毛虽轻,堆积过多也能使船沉没。比喻小问题不解决,积累多了就要出大问题。
【出处】《新论·慎隙》:“鸿毳性轻,积之沉舟。”
风雨同舟
【解释】在狂风暴雨中同乘一条船,一起与风雨搏斗。比喻共同经历患难。
【出处】《孙子·九地》:“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共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
刻舟求剑
【解释】比喻不懂事物已发展变化而仍静止地看问题。
【出处】《吕氏春秋·察今》》:“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同舟敌国
【解释】同舟共济的人成了敌人。
【出处】《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尽为敌国也。”
白鱼入舟
【解释】比喻用兵必胜的征兆。
【出处】《史记·周本纪》:“武王渡河,中流,白鱼跃入王舟中,武王俯取以祭……诸侯皆曰:‘纣可伐矣。’”
覆舟之戒
【解释】推翻船的教训。比喻失败的教训。
【出处】明·陈子龙《陈涉论》:“后之人主,亦知邱民之可畏,而覆舟之戒始信。”
同舟共济
【解释】舟:船;济:渡,过洒。坐一条船,共同渡河。比喻团结互助,同心协力,战胜困难。也比喻利害相同。
【出处】《孙子·九地》:“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
虚舟飘瓦
【解释】比喻没有实用价值的东西。
飘瓦虚舟
【解释】比喻凭空加害于人而又无从追究的事物。
【出处】《庄子·达生》:“虽有忮心者不怨飘瓦。”
积羽沉舟
【解释】羽毛虽轻,积多了也能把船压沉。比喻小小的坏事积累起来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出处】《战国策·魏策一》:“臣闻积羽沉舟,群轻折轴。”
舟中敌国
【解释】同船的人都成的敌人。比喻大家反对,十分孤立。
【出处】《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尽为敌国也。”
济河焚舟
【解释】济:渡;焚:烧。渡过了河,把般烧掉。比喻有进无退,决一死战。
【出处】《左传·文公三年》:“秦伯伐晋,济河楚舟。”
木已成舟
【解释】树木已经做成了船。比喻事情已成定局,无法改变。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三十四回:“如今木已成舟,也是林兄命定如此了。”
网漏吞舟
【解释】网:渔网,比喻法网;吞舟:吞舟的大鱼,比喻大奸。网里漏掉吞舟大鱼。比喻法律太宽,使重大的罪犯也能漏网。
【出处】《史记·酷吏列传序》:“网漏于吞舟之鱼,而吏治烝烝,不至于奸,黎民艾安。”
逆水行舟
【解释】逆着水流的方向行船。比喻不努力就要后退。
【出处】鲁迅《且介亭杂文·门外文谈》:“即使目下还有点逆水行舟,也只好拉纤。”
吴越同舟
【解释】吴越:指吴国人和越国人。比喻团结互助,同心协力,战胜困难。
【出处】《孙子·九地》:“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
顺水推舟
【解释】顺着水流的方向推船。比喻顺着某个趋势或某种方便说话办事。
【出处】元·关汉《窦娥冤》第三折:“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
载舟覆舟
【解释】民众犹如水,可以承载船,也可以倾覆船。比喻人民是决定国家兴亡的主要力量。
【出处】《荀子·王制》:“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此之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