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中考复习计划(4)
	
	篇四:
	    一、指导思想:                                                           
	    以历史新课程标准为指针,以教材为依据,以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为基本理念,以探究性学习和课程评价为载体,着眼于学生的未来,结合知识与能力要点和《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理清基础知识,掌握主干知识,强化知识的理解和深化,拓宽视野,遵循2012年中考备考思路,适当发展创新,全面提高历史学科的教育教学质量,适应2012年中考。
	    二、 知识体系                                                          
	    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和山西地方史。
	    三、具体目标                                               
	    面向全体学生密切联系实际,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时代。检测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掌握和运用情况,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复习措施                                                                 
	    1、教师认真钻研教材、考标。最短时期内在教材中找出考点,依据教材将考点编成复习资料的形式,帮助学生理清基础知识点。                                     
	    2、根据每次考试成绩和学校的中考目标圈定优生和差生名单,指导他们制定学习计划和学习目标。并督促他们检查计划目标的完成情况。                          
	    3、制定培优辅差计划。在复习时,注重因材施教。对优生除了要求他们掌握考试标准中的识记内容外,还要掌握理解、运用的内容。#p#副标题#e#而差生只要求他们掌握识记和理解的内容。
	    4、特别关注临界生。鼓励学生之间互相背诵知识点,尤其是优生带动临界生。老师对临界生多鼓励,进行个别辅导,力争把他们列入优生行列。
	    5、平时的要强化训练。我们每两周进行一次周清,每月进行一次考试,每次周清、月考的内容都是滚动式的,带着学过的内容一起考察,对学生常犯的错误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能力。
	    6、注重应试能力的提高
	    基础知识掌握了,能力提高了,还要提高考试、答题的能力。特别是应试的技巧。如审题,在平日练习和考试过程中一定要仔细审题,题目问的是什么要弄明白,然后根据题目要求回答,千万不能草草看一眼就解答。对课本内容一定要熟悉,我们对学生的要求是,做选择题尽量不看书,材料题和问答题一定要看书。
	    五、教学进度
	    第1至3周   第一单元  中古代史、世界古代史
	    第4、5周    第二单元  中国近代史
	    第6周      第三单元  中国现代史
	    第7、8周    第四单元 世界近代史
	    第9周      第五单元 世界现代史   
	    第10至13周    专题复习    重点是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历程、国际著名的会议、中外著名的改革、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探索史  
	    第14至17周    综合复习,考前演练,查漏补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