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会计年终总结(5)
时间: 01-23
作者:杨军浩
栏目:总结
第一个颠覆以往经验的是,只要当月的结算收入数据确定了,就可以确定该结转的成本数据、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以及营业外支出,从而编制损益表,而损益表中净利润的数据就是上交股份公司管理费的数据(**分公司未曾使用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收入,而是以当月开票且收款的金额确认收入)。因为本人之前都是从事工业会计,从未曾如此编制过损益表。
这种收入确认方法的缺点在于,主营业务成本是根据收入倒推出来的,和实际发生的工程施工额肯定存在差异,而日积月累后,差异会越来越大;由此我想到,如果是采用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收入,则成本和工程施工是一致的,而据此确认的收入和实际开票结算的金额却又是不一致的,这个差异会存在于所有会计期间。当然,在竣工决算的时候,这个差异将冲平,相对于开票结算确认法而言科学得多。
对于成本控制及分析,首先要有预算书,根据预算书的各项内容以及工程进度控制材料的采购、人工费的开支。现实中,工程进度和实际收款并不一致,则按照实际收款的17%控制人工费存在一定的误差。
**分公司历来通过项目部归总核算一些往来科目,比如应付帐款、预付帐款,需要说明的是,所谓预付帐款其实仅仅是发票未到,材料实际已经到场,由于没有和股份公司、分公司一条线的工地仓库保管员,根本无法取得材料收发存的数据,想要通过暂估科目来核算也是困难多多。同时,要把所有发生的应付帐款、预付帐款还原到供应商核算,工程量之大非我一人之力所能企及。
**财务缺乏一种贯穿顶底的执行力,也缺乏从底到顶的反馈机制,撇开领导的重视程度、会计人员的负责程度,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无法进行即时沟通,在网络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我们公司还通过电话和传真来保持联络、传递资料,而网络则用得很少,这就导致有很多事情无法立即联系。另外,通过电话只能是一对一的沟通,只能是发现一个问题解决一个问题,如何把效应扩大化,解决一个问题,而立刻在全体会计人员中进行传播,这样也许就是解决了n个问题(n个人的同一个问题),我认为公司可以组建一个**财务平台(类银行的note),从领导到会计,即时、全员地进行沟通,企业创新讲究头脑风暴,做会计的解决问题也是一样,集思广益,才能最大化每个人的时间价值、知识价值。
对于年报要求中的成本分析一块,个人觉得外派会计是肯定提供不出数据的,而要项目部提供数据,则其真实性必然成疑问。我觉得,一些平时从来不做的工作,要在年终给出一份漂亮的答卷,可以是可以,但那肯定是不真实的。所以我觉得,公司真的重视财务工作的话,一是对现有财务人员和拟招财务人员进行系统培训,财务核算是必然的条框式灌输,对于一些原则性问题也要给财务人员框上框子,财务工作不存在左右逢源的问题,其他的细节操作则可以仁者见仁;二是配备人力,要真正地获得第一手准确的成本资料,没有公司一线的仓库保管员是不可能实现的。
关于年报中的三方确认表,我觉得是理所当然的,但是项目经理没有这个意识,甲方也没有这个意识,因此**分公司的多数项目部从来没有做过这一块工作,这其中有外派会计的问题,但是外派会计有责无权,与项目经理沟通的有效性不大,一般都是当面答应,回头就忘,能推则推,能拖则拖。我认为这也是执行力的问题,外派会计听从财务领导的指挥那是当然的,但是要项目经理配合外派会计却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命令传达的层次越多,命令的有效性就越低,有些重要的事务公司直接知会项目经理也许效果会更好。
在施工企业帐务处理上,有这么一个科目,内部往来,公司每年都要进行核对,发现差异再进行纠正。对于内部往来产生差异的原因,个人有如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