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房子虽小,却无法束缚我们前进的脚步。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不再因为自己房子的寒酸而感到自卑,而是对它寄托着一份依恋和思念之情。记得我上师范的时候弟弟妹妹相继地读了书,同去乡中学的村里还有十几个孩子,每到周日回学校时,大家都在我们这个老房子里集中,等人到齐了才一起出发。弟弟妹妹上高中时村里还有五六个孩子一起,每次还是从我们这老房子启程。节日抑或平常的时候,母亲的馍饼,糍粑瓜瓜豆豆大家都曾经分享过。弟弟妹妹十分争气,都考上了大学,两次庆功宴都是在这老房子摆的席,尽管桌上只有粗茶淡饭。弄文学的妹妹最机灵,套用刘禹锡的思路,把我们这老房子称作“漏室”。
往事一幕幕地从脑海里浮起,看母亲把一张张奖状小心翼翼地从墙上揭下来,我们都清楚地知道,尘封的岁月里有太多的故事太多的牵挂,这老房子已无法承载了。祖国在一日千里飞速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东风已吹遍大江南北,吹到咱们山寨了,就让这老房子定格在记忆的岁月中吧……
篇六:老房子
今年,爷爷奶奶带我去乡下探亲。
我们下了车,来到幺爷爷家。一座大大的木房子坐落在其间,周围围着篱笆,一朵朵五颜六色的牵牛花绕着篱笆竟相开放,煞是好看。木房子盖着一块块的瓦。有两层楼,这种房子在城市里根本没有,所以我感觉很新奇。
跨过台阶,踩在陈旧的用木板做成的地板,舒舒服服地坐在用青竹做成的靠椅上。从上面的痕迹上来看,一定有许多年了,听说我们叫客厅的地方乡下都叫堂屋,堂屋的正上方是一副毛主席像,下面是三来米长的用青竹做成的电视柜,做工可精巧了,根本看不出这竟是老家具,真有点新鲜!堂屋正中间摆放着茶几,也是竹子做的,堂屋的左右两面墙贴着几幅古画,大门两旁还摆着几盆天株葵。堂屋里的家具全是竹子做,真像是置身于竹的世界一样。听爷爷说这可是有上百年历史的老房子呢!难怪这座房子看起来怎么那么老。
堂屋右边是厨房,在向阳的窗户边置放着炒菜的用具品,放在大约三四米长的灶台上,在窗户边还能看见乡间美景呢!不过,墙壁上有的地方都已经熏黑了,正中间是两张大大的陈年木桌子,竹椅子整整齐齐地摆放着。旁边是竹碗柜,听说青竹子能去除臭味、消毒杀菌,碗柜用竹子做最好不过了。
我们穿过厨房,扶着扶手,踏在木楼梯上。楼梯的扶手表面刻着稀奇古怪的图案,有的已经被磨掉了,可吸引人呢!来到二楼,站在栏杆旁,向远处一望,乡间美景全被我收尽眼底。二楼是书房和几间卧室,书房。书房的门上也刻着图案,是一条活生生的龙的图案,这不正是“中华龙”吗?我进了书房,两旁摆放着木书柜,各种各样的书籍,整齐的摆放着。中间桌椅上的漆都褪色了,一定有很多年历史了。我打开书柜,哇噻!书可真多,我最喜爱的《童年》也有,大多数都是很多年前的书籍,有的都是一百多年前的了,十分具有收藏价值。没想到在乡下也能看到这么多的书,而且还是“陈年古书”呢!时间不早了,我和爷爷、奶奶要离开幺爷爷家。虽然乡下没城市生活丰富多彩,但是乡下的老房子却很吸引我,因为这里有城市所看不到的东西!
篇七:奶奶的“老房子”
每当盛夏季节夜幕降临时,奶奶总是一手拉着我的小手,一手提着小凳子,和我一起到新村广场乘凉。那时总是三三两两的聚集着一些老爷爷和老奶奶在一起谈谈天聊聊家常,而我也总是不失时机地叫奶奶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