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作心得体会(3)

时间: 12-23 作者:朱丹丹 栏目:总结

今天学校的最后一场招聘会结束了,基本上以后就只能靠自己去寻找信息,学校的义务是尽到了。大学生的就业为何如此之难,不妨也听听我一个身在其中人的意见。

首先来说,我认为郎咸平说的中国产业链分工决定了中国根本不需要这么多大学生这个观点纯属胡扯。资本的原始积累的确需要大量的低级劳动力,但是没有任何理由相信这个过程会持续很长时间,乃至改革开放30年还没有完成。中国虽然穷但不缺资本,如果没有政府的通货膨胀政策和一群吸血的国企,企业家一样可以发展出完整的产业链。这里还是要说,经济学教材,从入门级到高级,我都看过,怀疑都是民主党写的,对通货膨胀的成本轻描淡写,指出了菜单成本,鞋底成本和远期利弊的不确定以及轻微通胀有好处(参见曼昆《宏观经济学第五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就没有一本教材引用哈耶克三角,也就是通货膨胀会导致资本结构紊乱,导致大量稀缺的资源被错误配置到上游产业部门,并引起财富的逆向分配。中国的资本由于政府的通货膨胀政策都被引到了上有的房地产,原材料以及政府垄断企业,房地产业发展起来了,国企都上市了,下游产业自然失血,当然没有能力去发展完整的产业链。而且,由于逆向的财富分配,贫富差极社会矛盾都在激化,企业家没有人愿意在这样的国家内进行长远的发展,我在北京听温铁军的讲座,讲到农村的污染问题,他就说不是企业家不知道污染不好,而是大家对长远前景都不看好,都把中国当做赚钱的战场,都打算赚一笔就移民,谁有心思去防污染?更何况农村大量的gdp都是靠着先污染后治理造出来的。中国不是天生就属于产业链下游,而是政府政策有意为之的结果,中国需要大学生来进行下一步的发展,但绝不能在全面国有化的前提下。不知道还有没有希望,总之感觉即使是来一场魏玛共和国那样的通胀,也难以让政府浪子回头。
#p#副标题#e#
第二点来说,大学作为一个tg机构,的确是先天缺乏效率并且不会为任何顾客负责。大学办学,说到底是为了给领导看得,为了校领导的升官发财。首先来说课程设计,按照教育部的来,看起来真的很专业,很高深,作为数学系本科的,基本上把国外的研究生课程都涉及到了,什么近代密码学泛函拓扑近世代数随机过程测度论图论群论等等等等,如果真的按照这个名义上的标准去要求,中国大学的数学系足够占领全世界的研究生院。可实际上根本不可能整体达到这个要求,尤其是在扩招的条件下,那么大学现在有两条选择,1,把大部分学生留下来,就像国外读博士的,没有多少准时毕业的,代价是牺牲就业率和好看的毕业生去向表。2,降低标准。中国大学选择的显然是2。标准一降,就如股市一样,你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底线,出来的学生能达到科研水平的真的不多。而且大学功利化严重,也许受社会影响吧,即使是成绩好的学生,往往也就是抱着习题集滚车轮,《古今数学思想》这种书他们一般不会看的,因为奖学金只看按照上课笔记出的考卷成绩,大学教育完全高中化。其次,有些大学的专业纯属骗人,比如我们学校的人文学院,完全就是当年为了评985硬上弓,不伦不类,中文系研究生倒也有chomsky的语言学理论,找来上课的却是刚毕业的,中国古代思想史的博士生。我对chomsky的政治观点了解的比他的语言学成就要多,毕竟他是一个大嘴,但我也知道这东西没有点数学功底根本玩不转啊!这种课程岂不是就是浪费时间,浪费资源?所以我们学校人文学院的小姑娘大姐姐,绝大部分都考研继续念书,估计要一直念到博士为止,为她们深深祝福。

至于大学和社会的要求脱节,这个大家或许都听说很多了,讲一个刚碰到的例子,我在从山东到北京的火车上碰到两个在山东某大学学服装设计的女生,正好我想听听西方美术方面的知识,就和她们聊起这个话题,她们说学校没有这个课。后来一听这俩人英语6级还没过,感觉可能是学法语的,结果一问法语也不会,学的都是在模仿棒子的东西。当时就把我震惊了,原来棒子在服装设计上已经抢夺了欧美的话语权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