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应急管理工作总结(9)

时间: 12-01 作者:张涛 栏目:总结
    三、加强宣传,创建文明校风。学校立足基层,依靠师生,广泛动员全校师生参与。学校注重加强应急管理科普宣教工作,利用会议、橱窗、黑板报、校园广播、校园电视台、校园网站、横幅标语、调查问卷等多种宣传形式大力宣传普及公共安全和应急防护知识,提高师生维护公共安全的意识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校园电视台根据不同时期突发公共事件特点,有针对性地对应急知识和应急技能制作专题节目进行宣传,大力普及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知识和技能,组织专业老师进班级及学生宿舍举行应急知识和技能讲座,发放各类宣传单,力争达到尽人皆知的效应。学校认真贯彻《食品卫生法》,严格把好食品进货、操作、存放及销售关,强化饮食人员个人卫生管理,保证了师生饮食安全。三年来,我校先后展出了挂图200余张,悬挂横幅标语20余条,播放安全应急知识影碟50余次,组织文艺演出6场,印发数千份宣传材料,组织各种征文、演讲、抢答赛、安全知识讲座100余次,营造了“人人讲安全文明,处处讲安全文明”的浓厚氛围。
    四、加大投入,维护校园安全。学校加大投入,为应急管理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保障。学校先后投入数十万元,在教学大楼、餐饮大楼、图书馆、学生公寓的楼梯、楼顶安装了坚固的防护栏和不锈钢防盗窗,加固了校墙,设置电路专线,添置了消防设施和防盗设施。在电脑室、多媒体教室安装了110联网红外线自动报警器。在生活区、教学区配置了灭火器,邀请邵阳市消防支队警官来校进行消防知识讲座。在人员出入易拥挤的地方,特别是楼梯间张贴了标语或安全警示牌,设置了安全疏散通道,定时安排专人值班。学校在校园的主干道设置了缓冲带和交通标志,教师进入校内不准骑摩托车进入教学区,并指定地点停放车辆。我校校门口车多、人多、路窄,放月假的时候,学校领导、政教处人员亲临现场指挥,对来校接学生车辆实行查证并登记,直至送走最后一辆车,送走最后一个学生,确保了学生交通安全。学校还投入5万余元给学校应急办公室购置了计算机、传真机、复印机、扫描仪等设备,设置了应急报警电话,使应急管理工作步入正轨。
    五、加强演练,提高处置能力。坚强有力的应急救援队伍是学校成功应对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重要保障。我校十分重视应急救援队伍的建设,努力打造一支“快速反应、协同作战、运转高效”的应急救援队伍。学校组建了校园消防队、校园巡逻队、校园联防队,狠抓岗位练兵。学校还认真组织政教处、综治办、保卫部、食堂、医务室等应急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为不断完善预案内容,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实战能力,学校建立了应急演练制度,每年组织开展大规模专项预案演练活动,并邀请有关专家对预案演练情况进行评审。2005年9月,我校在教学一楼进行了学生紧急疏散应急演练;2006年6月,学校举行了反恐怖劫持演练;今年1月,在学生宿舍进行了火灾事故应急救援演练;今年4月,进行了学生食物中毒应急救援演练。我们的应急处置演练工作要求做到快速反应、沉着应对、严密部署、处置迅速。概括起来有“三个突出”。一是突出一个“快”。学校严格规定: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学校应急办相关领导、相关人员必须在接报后4分钟之内以最快的速度立即赶赴现场实施救援。二是突出一个“准”。要求准确掌握情况,顺利开展工作。三是要求突出一个“细”。学校要求各处室、各个环节在处置过程中都必须做到协调联动,细致周到,环环相扣,不能出现任何疏漏。通过演练,不仅锻炼了救援队伍,找出了不足,还为提高应急救援技战术水平、快速反应能力和各部门协调配合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