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家访心得(5)
时间: 11-29
作者:谢静静
栏目:心得体会
三、交换访谈方式,为家访工作增加新的内涵
随着社会的发展,家访的方式也随着改变。由于人们的职业特点、个人阅历、经济状况、文化素质、思想修养、性格脾气各不相同,学生家长可分为好多不同的类型。作为班主任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如果家访的方式不改变,有时会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有一个学生家庭条件很好,但父母很溺爱孩子,去他家访谈,父母把自己孩子看成 “小太阳”,总认为自己的孩子聪明能干。我一谈孩子的缺点错误时,他们就不爱听,甚至替孩子辨护。我没有硬碰硬,而是借助学校举行家庭教育讲座时机,我力邀此位家长参加学习,并且建议学生家长购买专家编写的资料,主张家长看看,而后再去家访。后来家长的思想转变了,家长感动地说:“孩子就象是你们班主任的,我们家长不称职啊!”观念转变了,家访工作也做到了家,最终学生也成为了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对学习差生还有一个方式,那就来个“宣而延访”。先对学生宣布准备去家访,又说明给他留出一段时间,好好努力,做出成绩,给老师提供一个家访的良机。学生也容易发生变化。帮助同学,刻苦学习,平时十分注意自己的言行,得到了学生的好评。这时,我对他说:“我准备本周到你家去报喜”。他高兴极了。到他家去时,谈了他近段时间的良好表现,待家长高兴时,委婉地讲了家长要给学生爱抚和温暖,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理解、体谅孩子的不足。这样,家长的思想转变,学生也有自信和热情,有了学习的动力。此外,家访时,我也注意家长的精神状态、身体情况、家庭气氛等条件,随机应变地调动访谈方式和内容。
总之,家访工作是班主任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方式。一年来,我尽管在这一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我深知:家访是一门学问,是一门永无止境的艺术。我愿虚心请教,在“三尺门外”,倾心奉献,把家访工作推向一个新阶段。
篇六:一年级家访心得
对于刚从幼儿园出来的小朋友,虽然经过了一学期的接触,多多少少对他们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但为了更好地了解一年级学生的多方面,我们进行了家访,这次家访的人数虽然不多,但收获颇多,让我感到家访的必要性。
记忆最深的就是一(5)班的一位学生,她平时在校的时候特别喜欢帮助同学和老师做事情,但一到上课的时候她不知道怎么办,虽然坐得挺直挺直的,但对学习的内容就听得云里雾里,每次作业完成的效果不是很好。印象最深的就数口算测试了,对于20以内的加减法她都要想个半天,甚至想个半天了结果出来还是错的一塌糊涂。这次去了她家,首先给我的感觉就是家里太热闹了,还有一个只有两三周岁的弟弟,特别调皮。她的学习房间就紧贴着客厅,隔音效果又不是特别好,电视的声音都能影响到她的学习。第一个感觉就是家庭给孩子的学习环境太重要了。在这次的家访中听到家长说的最多的就是:“孩子不听父母的话,只听老师的话,老师管得严一点没事的。” 他们把教育的责任与希望全部寄托到老师的身上。可怜天下父母心,让家长放心是我们的职责所在,我们必须以十分的热情、百倍的努力去做好自己的每一项工作。但是,学生的成长是社会、家庭和学校共同教育的结果,家长在这方面也应该多为孩子提出一些建议,更好的辅助学生的成长。
通过这次的家访还使得我对班级的信息得到了多一些了解,因为有的事情学生不一定会和老师说,但可能会去和家长说,这样我就能知道怎么去管好课堂纪律。
最后一点感受就是家访应注意反馈。这不仅指在家访过程当中要察颜观色,注意家长和学生的反应。在家访后更要留心观察学生变化,检验家访的效果,家访后加强对学生的督导,以巩固家访效果。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尤其是后进生的进步往往不是一步到位的,必然有一个反复的过程。因为家访必定引起学生心理不同程度的震动,学生心里正在进行着“积极思想”与“消极因素”的对抗,正急需外部动力的辅助,以达到思想上的净化和改良。所以家访后一定要对孩子进行多方面的关心和照顾,让他们感觉到温暖。
随着社会的发展,家访的方式也随着改变。由于人们的职业特点、个人阅历、经济状况、文化素质、思想修养、性格脾气各不相同,学生家长可分为好多不同的类型。作为班主任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如果家访的方式不改变,有时会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有一个学生家庭条件很好,但父母很溺爱孩子,去他家访谈,父母把自己孩子看成 “小太阳”,总认为自己的孩子聪明能干。我一谈孩子的缺点错误时,他们就不爱听,甚至替孩子辨护。我没有硬碰硬,而是借助学校举行家庭教育讲座时机,我力邀此位家长参加学习,并且建议学生家长购买专家编写的资料,主张家长看看,而后再去家访。后来家长的思想转变了,家长感动地说:“孩子就象是你们班主任的,我们家长不称职啊!”观念转变了,家访工作也做到了家,最终学生也成为了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对学习差生还有一个方式,那就来个“宣而延访”。先对学生宣布准备去家访,又说明给他留出一段时间,好好努力,做出成绩,给老师提供一个家访的良机。学生也容易发生变化。帮助同学,刻苦学习,平时十分注意自己的言行,得到了学生的好评。这时,我对他说:“我准备本周到你家去报喜”。他高兴极了。到他家去时,谈了他近段时间的良好表现,待家长高兴时,委婉地讲了家长要给学生爱抚和温暖,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理解、体谅孩子的不足。这样,家长的思想转变,学生也有自信和热情,有了学习的动力。此外,家访时,我也注意家长的精神状态、身体情况、家庭气氛等条件,随机应变地调动访谈方式和内容。
总之,家访工作是班主任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方式。一年来,我尽管在这一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我深知:家访是一门学问,是一门永无止境的艺术。我愿虚心请教,在“三尺门外”,倾心奉献,把家访工作推向一个新阶段。
篇六:一年级家访心得
对于刚从幼儿园出来的小朋友,虽然经过了一学期的接触,多多少少对他们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但为了更好地了解一年级学生的多方面,我们进行了家访,这次家访的人数虽然不多,但收获颇多,让我感到家访的必要性。
记忆最深的就是一(5)班的一位学生,她平时在校的时候特别喜欢帮助同学和老师做事情,但一到上课的时候她不知道怎么办,虽然坐得挺直挺直的,但对学习的内容就听得云里雾里,每次作业完成的效果不是很好。印象最深的就数口算测试了,对于20以内的加减法她都要想个半天,甚至想个半天了结果出来还是错的一塌糊涂。这次去了她家,首先给我的感觉就是家里太热闹了,还有一个只有两三周岁的弟弟,特别调皮。她的学习房间就紧贴着客厅,隔音效果又不是特别好,电视的声音都能影响到她的学习。第一个感觉就是家庭给孩子的学习环境太重要了。在这次的家访中听到家长说的最多的就是:“孩子不听父母的话,只听老师的话,老师管得严一点没事的。” 他们把教育的责任与希望全部寄托到老师的身上。可怜天下父母心,让家长放心是我们的职责所在,我们必须以十分的热情、百倍的努力去做好自己的每一项工作。但是,学生的成长是社会、家庭和学校共同教育的结果,家长在这方面也应该多为孩子提出一些建议,更好的辅助学生的成长。
通过这次的家访还使得我对班级的信息得到了多一些了解,因为有的事情学生不一定会和老师说,但可能会去和家长说,这样我就能知道怎么去管好课堂纪律。
最后一点感受就是家访应注意反馈。这不仅指在家访过程当中要察颜观色,注意家长和学生的反应。在家访后更要留心观察学生变化,检验家访的效果,家访后加强对学生的督导,以巩固家访效果。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尤其是后进生的进步往往不是一步到位的,必然有一个反复的过程。因为家访必定引起学生心理不同程度的震动,学生心里正在进行着“积极思想”与“消极因素”的对抗,正急需外部动力的辅助,以达到思想上的净化和改良。所以家访后一定要对孩子进行多方面的关心和照顾,让他们感觉到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