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中国梦征文(4)

时间: 11-21 作者:卢奔 栏目:话题作文 我要投稿


篇七:中国心,中国梦

    看完了刘明福教授著的《中国梦——中国的目标、道路及自信力》,感触良多。
  什么是中国梦?20xx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带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现场。习近平定义“中国梦”--实现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而且满怀信心地表示这个梦想“一定能实现”。20xx年春天的两会,因为梦想变得飞扬热烈,因为梦想变得无比厚重。
  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曾领先世界。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在18世纪中叶写道:中华民族“由于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它在伦理道德和治国理政方面,堪称首屈一指”。而我们,也不断地从历史书籍,或是一些历史文物、影视作品、书画展览中看到中华民族曾经的辉煌,不论是开创的文景之治、开皇盛世、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康乾盛世,还是在天文、地理、数学、生物、农学、医药学、印刷、纺织、建筑、造船、航海等诸多方面,中华民族均取得了骄人的成绩,遥遥领先,无人能及。提及辉煌的历史,相信每一个中国人都充满了民族自豪感和幸福感。
  进入近代以后,中国落伍了,实现复兴,就成为中国的一个梦。
  十八大的胜利召开,吹响了中华民族向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攀登的冲锋号。我们眺望中国梦的前景,从来没有现在这样清晰。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谈论中国梦。
  在《中国梦》一书中,刘明福教授以一个军人的视角,向我们娓娓讲述了中美竞争的新模式,和我们重温了中华民族的奋斗史,剖析了中国梦必将实现的历史、现实因素,并在书的最后一章写道“国歌精神:保持警醒要警钟长鸣”。
  保持警醒!我们不得不承认,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我们还存在着诸如腐败、空气质量、食品安全、水污染等待解决的难题。人们在谈论这些问题时,往往是欲罢不能,其间难免言辞尖刻。所谓“爱之深,责之切”,就是这个道理吧!在另一篇关于中国梦的文章中,有这样一段:“也有人说,‘我的中国梦就是在中国多赚点钱,能够早日移民美国实现美国梦’。这不是简单的自我解嘲,而是许多人的真实想法。伴随着社会的开放,越来越多的人用脚投票,走出国门。不过在国外我也遇到许多华人,他们苦于去留两难:对异国若即若离,对故乡藕断丝连。就像韩素音在《瑰宝》里说的一样,‘我的一生将永远在两个相反的方向之间奔跑:离开爱,奔向爱;离开中国,奔向中国’。”
  为什么会去留两难?为什么会奔跑?这不禁让我想起了张明敏唱的《我的中国心》。时过境迁,唯一不变的是那颗中国心。心与心相连,便会凝聚起强大的力量,心与心相牵,中国梦定能实现!


篇八:中国行,中国心,中国梦

    我光荣的成为了一名少先队员,妈妈在那一天送给我一本书,并和我一起阅读。那本书教育我应当怎样热爱我的祖国。
    妈妈告诉我,作为一个中国人,在中国的大地上行走,应当有一颗爱国的中国心,应当怀揣一个中国梦。在我刚刚牙牙学语的时候,妈妈教我认识的第一面旗帜便是五星环绕,红面黄星的五星红旗;上幼儿园的时候,老师教我唱的第一首歌便是庄严雄浑的国歌,正式成为少先队员的时候,红领巾教会我的第一个道理便是面对国旗应当心怀热情。走遍祖国的九州大地,看无限美景尽收眼底,应当学着铭记,这一切都属于我们的祖国。
    书中有一段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站在青藏高原雪域顶端,畅饮一杯舒心醉情怡人的奶茶:徜徉在人间天堂香格里拉的红草地旁,端详着历经沧桑、千姿百态的古碉堡;沿着长江、黄河纤夫的足迹,手抚被纤绳磨深印痕的石柱:伫立在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捧一把滚烫的黄土贴在心口。秦始皇的兵马俑昭告天下:中华民族是不屈的民族,虽然长睡地下两千年,可依然不倒、不垮、不屈服。大沽口炮台那黑沉沉的铁炮宣示:弱国无外交,睡狮要想站起来,只能卧薪尝胆——铸长剑。”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