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公德教育演讲稿(5)
时间: 12-29
作者:余也
栏目:演讲稿
就目前而言,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初始时期,人们价值观念多元化造成公民道德的多层次化。就整个社会而言在价值取向中以“讲实惠”的价值观念占居首位。虽然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主流是好的,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譬如,社会上一些领域存在着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现象;见利忘义、损公肥私行为时有发生;不讲信用、欺骗欺诈成为社会公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现象严重存在。
针对这种情况,精神文明建设必须从以社会公德为核心的基础文明建设抓起。不仅要重视社会道德建设中的认识功能,更要重视道德的实践功能。
中共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是贯彻落实江泽民同志提出的把依法治国同以德治国结合文起来的重大举措。《纲要》明确规定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即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它把加强由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所构成的公民道德假设提高到一个战略地位。要让人们把社会道德规范付诸社会实践,运用到自己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去,运用到全部的社会生活中去,使社会道德的规范变成行为准则,使抽象的道德要求具有可操作性,可遵守性,可实践性。
那么,如何切实增强公民道德建设呢
首先,公民道德建设必须从“低起点,小视角”开始。“低起点”就是以社会道德的最低层次——社会公德教育为起点。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活动中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是社会共同利益的反映,是社会文明程度的表征,是社会主义公民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它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进步。“小视角”就是社会公德建设必须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低起点,小视角”的道德建设,不仅使社会公德变得实在、具体、可评估、可操作,而且为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建设奠定了坚定的基础。
其次,社会公德建设必须重视公约、行为准则等制度化建设和制度约束。公约、行为准则、制度是社会公德的具体化,并且引导着社会公德的向前发展。公德教育属于正面教育,但属于软约束,而制度则是硬约束,前者是引导人们自觉去做,而后者则是约束人们必须去做,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再次,社会公德建设必须注重加强道德监督,道德监督的主要形式是社会舆论。社会舆论是一种强大的社会力量,它对于抵制不道德行为,提高全民的道德水平和素质,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
我们人们的活动总是由思想支配的。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使人们的行动各异。只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作向导,才能有效地实现人生价值,达到理想境界。公民道德建设正是提高人们自身素质,作出正确价值判断和选择的一种重要途径。它反映了正确意识对改造世界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科学价值观对人生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必然会推动现代化建设的速度。
同志们,道德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我们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而是要必须落实在行动中。请让我们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吧。为公民道德奉献一份力量吧!
谢谢大家!
篇五:维护社会公德 共建和谐社会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我今天要讲的话题是《维护社会公德·共建和谐社会》。
十天前,广东佛山发生了一桩车祸,一个两岁的小女孩悦悦被反复碾压,以至抢救无效死亡。这个事故在社会上引起了国人的震惊,甚至也引起国家领导人的重视,并且引发了一场社会道德大讨论。可能大家觉得奇怪吧,在当今社会,交通事故时有发生,特大的交通事故也不少见,压死一个小孩何足大惊小怪呢?或许大家已从报刊、电视上知道其中缘故了——在短短的几分钟里,先后有18个人从小孩附近经过,可是却没有一个人伸出援手,把小女孩送院或报警。应该说,作为司机,当然不是故意碾压小女孩的,问题是司机知不知道压到了人而没有停车施救,更主要的是那么多的路人,难道就没有一个发现么?社会上就是针对这种见死不救的道德泯灭的现象展开讨论的。救死扶伤、扶危济困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何会有这#p#分页标题#e#么冷漠的人群存在,原因当然是多样的,这些我们权且不去考究。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必须让同学们知道,每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上,有两个方面是必须遵循的:一是法律法规;一是社会公德。法律法规是制订的,社会公德是约定俗成的。违反法律法规,会受到制裁,违反社会公德,则受到谴责。
针对这种情况,精神文明建设必须从以社会公德为核心的基础文明建设抓起。不仅要重视社会道德建设中的认识功能,更要重视道德的实践功能。
中共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是贯彻落实江泽民同志提出的把依法治国同以德治国结合文起来的重大举措。《纲要》明确规定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即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它把加强由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所构成的公民道德假设提高到一个战略地位。要让人们把社会道德规范付诸社会实践,运用到自己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去,运用到全部的社会生活中去,使社会道德的规范变成行为准则,使抽象的道德要求具有可操作性,可遵守性,可实践性。
那么,如何切实增强公民道德建设呢
首先,公民道德建设必须从“低起点,小视角”开始。“低起点”就是以社会道德的最低层次——社会公德教育为起点。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活动中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是社会共同利益的反映,是社会文明程度的表征,是社会主义公民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它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进步。“小视角”就是社会公德建设必须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低起点,小视角”的道德建设,不仅使社会公德变得实在、具体、可评估、可操作,而且为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建设奠定了坚定的基础。
其次,社会公德建设必须重视公约、行为准则等制度化建设和制度约束。公约、行为准则、制度是社会公德的具体化,并且引导着社会公德的向前发展。公德教育属于正面教育,但属于软约束,而制度则是硬约束,前者是引导人们自觉去做,而后者则是约束人们必须去做,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再次,社会公德建设必须注重加强道德监督,道德监督的主要形式是社会舆论。社会舆论是一种强大的社会力量,它对于抵制不道德行为,提高全民的道德水平和素质,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
我们人们的活动总是由思想支配的。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使人们的行动各异。只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作向导,才能有效地实现人生价值,达到理想境界。公民道德建设正是提高人们自身素质,作出正确价值判断和选择的一种重要途径。它反映了正确意识对改造世界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科学价值观对人生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必然会推动现代化建设的速度。
同志们,道德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我们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而是要必须落实在行动中。请让我们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吧。为公民道德奉献一份力量吧!
谢谢大家!
篇五:维护社会公德 共建和谐社会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我今天要讲的话题是《维护社会公德·共建和谐社会》。
十天前,广东佛山发生了一桩车祸,一个两岁的小女孩悦悦被反复碾压,以至抢救无效死亡。这个事故在社会上引起了国人的震惊,甚至也引起国家领导人的重视,并且引发了一场社会道德大讨论。可能大家觉得奇怪吧,在当今社会,交通事故时有发生,特大的交通事故也不少见,压死一个小孩何足大惊小怪呢?或许大家已从报刊、电视上知道其中缘故了——在短短的几分钟里,先后有18个人从小孩附近经过,可是却没有一个人伸出援手,把小女孩送院或报警。应该说,作为司机,当然不是故意碾压小女孩的,问题是司机知不知道压到了人而没有停车施救,更主要的是那么多的路人,难道就没有一个发现么?社会上就是针对这种见死不救的道德泯灭的现象展开讨论的。救死扶伤、扶危济困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何会有这#p#分页标题#e#么冷漠的人群存在,原因当然是多样的,这些我们权且不去考究。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必须让同学们知道,每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上,有两个方面是必须遵循的:一是法律法规;一是社会公德。法律法规是制订的,社会公德是约定俗成的。违反法律法规,会受到制裁,违反社会公德,则受到谴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