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十六:观察日记-蚂蚁(昆虫)
我之前就对蚂蚁有所耳闻,蚂蚁是一种小型爬行类昆虫,它分为身体、头、触角、眼睛和腿等部分,根据我的了解,蚂蚁的眼睛是分辨不出来的东西的,而我又猜测,它是靠触角来分辨的,因此我做了一个小小的测试。
我知道蚂蚁喜欢吃甜食,就抓了一小撮砂糖和一小撮沙子,把他们分成两堆分别放在地上,再捉来几只小蚂蚁放在两堆之间,蚂蚁会不由自主的走到糖的那边去。为了证实我的猜测,我一只手拿着放大镜,小指按着蚂蚁,另一只手握着小剪刀,小心翼翼地剪下了蚂蚁的触角,小蚂蚁疼得打了几个滚。我再把无触角的蚂蚁放在两堆之间,蚂蚁却不知所措了,一会儿往左走,一会儿往右走……看到这里,我应该能确定我的猜测是对的了。
我不只观察了蚂蚁的视觉能力,还观察了蚂蚁的听觉能力,我在蚂蚁面前大叫一声,可蚂蚁确无动于衷,依旧我行我素,我又拿来一只哨子,使劲吹了一大声,蚂蚁放佛终于听到了,但它没有四处乱跑,而是慢慢地移了几步。
最后,关于蚂蚁我得出了一个初步的结论——蚂蚁分辨东西是用触角的,并且蚂蚁的听力很差。
篇十七:观察日记-蜗牛(昆虫)
蜗牛是动物界微不足道的小家伙,说它小,也确实够小了!但它却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乐趣。
你瞧!课堂上老师把放有蜗牛的杯子摆在讲台上了,只见一只只小蜗牛都扭动着身子,趴在杯沿上,有的伸着脖子,好像在观察周围的动静;有的动了动触角,好像在跟我们鞠躬;还有的弯着头嘟着嘴好像在说:没劲!连好东西都没得吃。
不一会,老师把蜗牛都放在了菜叶上,瞧!刚才还嘟着嘴的那几只小蜗牛赶紧津津有味地大吃起来了呢!有只略大一点的蜗牛,头一晃一晃的,两只触角也紧跟着晃了起来,好像在向同学们打招呼。老师用手指碰了一下它的触角,它立马就把触角缩了回去,我想:它害怕了吧?
一眨眼,同学们发现刚才那只大蜗牛不见了也,于是大家都飞奔了过去,寻找那只调皮的大蜗牛。哇!原来它竟敢钻到讲台边上的投影机下面去睡大懒觉了。老师把它抓了上来,你看,它害羞了,头也不敢抬起来,像我做错事时的神情。
蜗牛带给我们快乐与乐趣......
篇十八:观察日记-螳螂(昆虫)
螳螂是一种生长在夏天的大型昆虫。 以前我在书上看到了一些关于螳螂的成语,比如“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说的是一只螳螂,想吃一只蝉,却不知道后面有一只黄雀正想把它当作美食。这个意思是说,想害别人,也要想到,别人正在害你。又如螳臂挡车,讲的是一只螳螂想用它的手臂挡住前进的车子,这是比喻可笑不自量的意思。 今年暑假里,有一天,我在野外的地里发现了一只真螳螂,开始我不敢抓它,后来爷爷把它抓起来给我看,我才敢抓了,我仔细的观察螳螂,发现它有一张三角形的小脸,两只圆圆的眼睛长在头的两边。头顶有两根针线大小的触角,那是用来辨别方向的器官。它还有一对会飞的翅膀,很薄,像蜻蜓的翅膀一样,不飞的时候,它会把翅膀紧缩在背上。它有四条又细又长的腿,,它还有一个最重要的武器——钳子,螳螂就是靠这对钳子扑捉食物的,如果没有了钳子,它就会饿死的。 后来我在网上查了一下螳螂的生活习惯,原来它是吃飞蛾、苍蝇、蚊子等害虫的好昆虫呀!我们应该爱护它。
篇十九:蒸馒头
你喜欢吃又大又圆的馒头吗?你有没有发现蒸熟的馒头比生馒头大呢?
今天,又到了妈妈蒸馒头的时间了。我在一边静静地看着妈妈是怎么蒸馒头的。首先,妈妈把盆和手洗干净;然后;妈妈对了一碗温水倒进盆里,拿来一袋酵母粉,倒了半袋,用手搅匀;最后,用一个小碗往盆里加面粉,一边加,一加揉。不一会儿功夫,就揉成一个大面团,光光的,就像我的小肚皮,妈妈在面团上盖了一层薄膜,然后加了一个盖子,就把盆放在了太阳底下,发面完成了。
过了差不多一个小时,妈妈揭开盖子。我过去一看,哇!盆里满满的。我发现面团上都是小蜂窝。妈妈说:“这是面发好了,该蒸馒头了。”妈妈把面团放在面板上,又加了干面,使劲揉,揉成长长的一条,用刀切开,揉成一个个小小的馒头。揉完后,妈妈在馒头上盖了一块毛巾,大约十分钟,妈妈就把它们请到了锅里,放到了火炉上,说:“再过半个小时就可以跟白馒头见面了。”
妈妈熄火后,过了一会儿,揭开锅盖。这时的馒头挤满了锅比生馒头大多了,我迫不及待的拿了个馒头跑了。
阅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