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点帮扶工作总结(8)

时间: 10-19 作者:肖桥 栏目:总结

一、 领导重视,统筹安排

县领导高度重视帮扶工作,县委、县政府把定点帮扶工作作为一件关系全局的大事,组成了帮扶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对口帮扶办公室在扶贫办,落实了责任制,制定了规划,为帮扶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组织和制度保障。县级领导亲自到帮扶重点村开展对接工作,县直72个单位也及时与重点村对接,深入村户走访调查,了解情况, 结合帮扶对象和扶贫开发工作实际,找出致贫原因, 研究新举措,制定帮扶方案和具体措施,整合资金,发挥部门和单位优势,突出帮扶重点,倾力抓扶贫,保证了扶贫帮困政策、资金、物资和措施落实到位。

二、主要经验和做法

1、县委组织部制定了《选派乡镇后备干部到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任职工作方案》。我县共实施三批45个扶贫开发整村推进重点村,每个重点村都由组织部选派1名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参加工作2年以上,熟悉农村工作,能够吃苦耐劳,乐于奉献的后备干部到实施重点村任后备干部,主要负责组织实施扶贫项目,多方争取帮扶资金,确保项目资金到位,监督扶贫项目运作和资金使用,负责贫困劳动力培训转移工作,如期完成整村推进工作。

通过选派45个乡镇后备干部到重点村任职,充实和加强了重点村“两委”班子建设,确保了各帮扶项目的组织实施和各项资金落实到重点村,推动了整村推进重点村的总体工作上水平。

2、制定了《十项利民行动实施方案》,明确全县各帮扶单位的重点工作任务。各帮扶单位切实把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做到了“五个落靠”,即:行动方案落靠,责任部门落靠,具体措施落靠,领导责任落靠,目标时限落靠。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抓好种植业、养殖业结构调整,抓好加工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建立营销网络,发展个体私营经济,抓好招商引资工作,通过开展”心连心,献爱心,送温暖,在三下乡”等活动,帮扶贫困群众改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面貌,圆满完成了每一年的利民行动任务,加快了重点村脱贫致富的步伐。

3、实施“一帮一”扶贫解困工程,制定了《 “一帮一”扶贫解困实施方案》,下发了县领导和县直单位包扶重点村对接表,进一步巩固扩大扶贫解困成果,帮助更多的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加快实施“努力快发展,全面建小康”的奋斗目标,以帮助贫困群众走出困境,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组织全县党员干部和社会各界人士通过选择项目,传授技术,经济资助,重新就业等办法,帮助贫困群众在三年内实现脱贫。通过各级部门共同努力,使帮扶对象家庭人均纯收入达到1200元以上。

三、具体帮扶工作情况

五年来,全县各帮扶单位累计投入帮扶资金2363.64万元,

1、种植业项目24万元,具体是发展药材、地栽木耳24万元;

2、水利设施项目1132.2万元,具体是:人畜饮水井2.5万元,井房1.2万元,自来水入户114.5万元,抗旱井15万元,农田水利855万元,其他项目144万元。
 
3、基础设施项目681.84万元,具体是:水泥路410万元,砂石路180.8万元,农田路14.5万元,广播电视25万元,桥涵47.54万元,其他项目4万元.

4、农业设施项目73万元,具体是畜牧服务站24万元,温室大棚69万元。
 
5、社会事业320.8万元。具体是:建活动室1万元,休闲广场建设6.8万元,植树2万元,学校和赫哲族住房284万元,其他27万元.

6、扶贫物质折款131.8万元,其中生活物资22.3万元,生产物资109.5万元. 
  
通过各级帮扶部门五年来的大力扶持下和无私援助,解决了我县贫困群众的实际困难,调动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快了贫困群众的脱贫步伐,促进了我县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切实帮助解决制约我县经济发展的实际问题,改善了我县的城镇面貌,改变了我县一直以来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种植业结构不合理的现状,重点解决了制约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交通“瓶颈”问题,重点村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长足发展,通讯饮水用电等都有所改变.贫困群众生活水平提高了,生产生活条件改善了。
为你推荐